六歲男孩尿頻又尿不多怎麼辦?
六歲的孩子雖然身體發育已經開始一定階段了, 但與成年人相比還要相差一大截。 這時候不論什麼情況, 家長都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 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 必須要帶其去醫院檢查治療才行。 那麼當家長發現六歲的孩子出現了尿頻且尿量很少的情況時, 應該怎麼辦呢?
確認病症
小孩尿頻怎麼辦?首先, 父母須仔細觀察初步確認病症, 但最終確診有時需做一些檢查才能得出。
最重要的是觀察尿頻時是否伴尿量增加, 往往小孩排尿過多, 但尿量也較多時, 這絕大多數為生理性原因所致。
除尿頻症狀外, 是否伴有其他症狀, 如發熱、尿急、尿痛, 小便的顏色是否混濁、尿色改變。
另外, 要觀察小孩尿頻的持續時間, 與精神因素、與飲食是否有關, 服藥情況,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
防治護理
尿頻應該針對病因進行防治, 如果炎症引起, 以抗感染為主;因蟯蟲所致給予驅蟲;包皮過長可行手術等。
對由於尿量增加而引起的生理性尿頻者, 只要控制其引起尿量增加的食物攝入, 完全能預防其發生。 例如高糖飲料導致的尿頻, 父母可鼓勵小孩多喝白開水, 少喝飲料, 症狀很快可以緩解乃至消除。
而對於情緒易緊張的小孩, 父母應盡可能地避免訓斥、辱駡小孩, 減少小孩精神緊張因素, 即使小孩產生尿頻, 父母應想辦法分散小孩對排尿的注意力。
面對神經性尿頻的小孩, 具體怎麼做呢?父母首先不要過分關注或訓斥, 要鼓勵小孩將兩次排尿間隙的時間盡可能延長, 並記錄每天兩次排尿間隙的最長時間, 如有進步, 可適當給予獎勵。
其次, 要反復告訴小孩, 他是健康的, 尿頻症狀會很快改善。 消除不良心理因素, 並鼓勵小孩說出心中的煩惱。
此外, 父母要與小孩共同玩耍和遊戲, 一起參加戶外活動, 並關心小孩提出的問題, 並給予認真的解釋。 使小孩對害怕擔心的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儘快恢復到以前輕鬆愉快的心境之中。
最後, 如是在校兒童, 還要取得學校老師的配合, 使小孩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安撫。 隨著精神和情緒的放鬆、恐懼心理的消除, 尿頻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