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過敏性鼻炎不只是多打幾個噴嚏

冬季是鼻炎較為高發的季節,特別是極具季節性的過敏性鼻炎更容易在冬季出現。 很多人對過敏性鼻炎不夠重視, 認為只是多打幾個噴嚏、流點鼻涕, 忍一忍就過去了, 沒有必要進行治療, 而且也無法根治。 實際上, 這是對過敏性鼻炎的誤解。

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

會拖成“五官病”

很多過敏性鼻炎患者都是輕症, 病情一發作, 打打噴嚏, 流點鼻涕、鼻子有點癢癢是常事, 並不影響生活, 往往忽視疾病, 拖延不治。 還有一些過敏性鼻炎患者認為鼻炎並不能根治, 對治療也不抱希望。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向東介紹,

這些其實都是對鼻炎治療的誤解。 過敏性鼻炎並不是小問題, 一旦發展為中重度, 鼻部症狀會反復出現, 白天影響工作學習, 晚上無法安心睡眠, 患者痛苦不堪。 值得關注的是, 過敏性鼻炎患者還容易併發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以及中耳炎等疾病, 如果不積極治療, 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過敏性鼻炎往往反復發作, 王向東說, 這一方面與環境因素有關, 過敏體質的患者曾經因為接觸過敏原出現過敏反應, 之後只要再接觸過敏原就會引發症狀, 比如花粉過敏在春秋季節比較多發, 而塵蟎黴菌這類過敏原常年存在, 導致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 另一方面, 過敏性鼻炎得不到規範治療或者沒有按照醫囑用藥,

也容易復發, 就像燃燒的火焰, 藥物把火焰壓制住後, 一旦不規律用藥, 就容易死灰復燃。

目前治療手段可有效控制過敏性鼻炎症狀

王向東介紹, 目前, 過敏性鼻炎無法根治是事實, 但通過規範的藥物治療、必要時結合免疫治療, 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其中, 藥物治療是對症治療, 能緩解患者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等不舒服的症狀;免疫治療是對因治療, 可以通過調節免疫功能, 達到對過敏原的免疫耐受, 降低患者對過敏原的敏感性, 從而減少鼻炎發作。

藥物是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主要手段, 臨床一線用藥包括鼻噴激素、鼻噴抗組胺藥、口服抗組胺藥和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這幾類藥物針對過敏性鼻炎發生的不同環節發揮作用, 具體選用哪類藥物, 要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決定。 如果是輕度間歇性鼻炎, 用一兩種鼻噴激素加口服抗組胺藥就能很好地緩解症狀。 如果鼻炎發展至輕度持續性或者中重度(間歇性及持續性), 往往需要聯合用藥, 在鼻噴激素和口服抗組胺藥的基礎上, 加用鼻噴抗組胺藥物或者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堅持用藥2-4周後複查一次,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改善程度調整用藥, 如果症狀明顯緩解, 就繼續用藥4周, 可以適當減少藥量。 如果症狀改善不理想, 可以適當增加藥量來改善症狀。 個別時候, 如鼻塞特別嚴重, 可以短期使用鼻用減充血劑, 改善鼻腔通氣的同時,
也有利於鼻噴激素更好地發揮作用。 如果鼻腔分泌物特別多, 可以加用異丙托溴銨, 抑制神經反射, 減少分泌物產生, 以緩解症狀。

王向東強調, 治療過程中,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持規律用藥、定期隨訪, 規範治療一段時間, 不能斷斷續續用藥, 更不能看效果不錯就自行停藥, 這些都會大大影響用藥療效。

對於用藥效果不理想、或者不願意長期用藥的患者, 可以考慮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也叫脫敏治療, 王向東介紹, 它是針對特定過敏原的對因治療, 患者一定要做檢查, 明確自己對哪些過敏原過敏。 免疫治療更適用于過敏原明確且種類較少的患者, 免疫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般需要3年時間, 包括皮下免疫治療和舌下免疫治療兩種途徑。

有時, 藥物治療可以和免疫治療同步進行。

適度鼻腔沖洗、提前用藥可輔助預防鼻炎發作

對於過敏性鼻炎患者, 王向東還提倡要樹立提前預防用藥的觀念。 例如對花粉症患者, 每年春天的四五月份和秋季的八九月份就是花粉症高發的時段。 患者如果清楚自己的症狀在哪個季節比較容易出現, 可以提前兩周把藥用上, 包括鼻噴藥和口服藥, 一直堅持到過敏季節結束, 儘量壓制住過敏性鼻炎這團燃燒的火焰。

除了用藥, 過敏季節採取鼻腔沖洗也是一種不錯的預防輔助措施。 過敏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敏感脆弱, 在過敏季節採用鼻腔沖洗的方式對鼻腔黏膜做一個護理有一定好處,

但要注意的是, 鼻腔黏膜表面有一層黏液, 具有保護作用, 沖洗不能過度, 不能過於頻繁, 否則會破壞黏液的屏障作用, 一般1天沖洗2次就好。

冬季空氣污染出現得較為頻繁, 這種外界的氣味刺激和顆粒物刺激都有可能損傷黏膜, 甚至引發炎症反應。 因此, 一旦出現污染天氣, 過敏性鼻炎患者最好減少戶外活動、佩戴防護口罩, 儘量減少鼻黏膜接觸空氣污染顆粒物。 此外, 也可以採用鼻腔沖洗的辦法, 清除已經進入鼻腔、附著於鼻黏膜的顆粒物, 減少對黏膜的刺激。 (記者 孔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