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亞健康只有中醫才能治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明明覺得身體不舒服, 頭暈、乏力、四肢酸痛、沒有食欲, 但是去醫院卻檢查不出問題, 這是為什么呢?檢查不出來問題,

不代表沒有問題, 其實你是處于亞健康狀態, 西醫束手無策, 只有中醫才能調理。

現在很多人由于長期工作, 勞累過度, 或是生活習慣不良引起頭暈頭痛、疲倦乏力、胸悶氣短、少氣懶言等癥狀, 到醫院檢查又沒有什么器質性病變, 而從中醫角度來講, 這時人體已經出現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衡了, 也就是說正處于亞健康狀態。 假如能及時調整和干預, 當事人就能恢復到健康水平, 而如任其發展, 則會使臟腑功能損傷加重, 并出現氣滯、痰濕、瘀血等表現, 進而導致嚴重疾病的發生。 對于這些人的亞健康狀態, 西醫體檢往往在指標上并無異常, 這時就需要中醫的輔助檢查和相應的調理了。

候女士近日去醫院檢查身體,

醫生拿出一份中醫辨證體檢表, 里面羅列了50道包括就診者近期是否有頭暈眼花的現象、是否有心煩氣躁的情況、是否有胸悶氣短的狀況、飲食習慣及病史信息等問題, 要求她認真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答案。 然后, 通過觀察舌質舌苔、把脈, 并結合季節、氣候及情緒等外部因素, 最后四診合參, 對其整體辨析, 得出了“肺脾氣弱”的結論, 并從起居、情志、飲食、運動等角度, 為侯女士提出了注意事項, 在治療上建議她喝些羊肉湯、人參茯苓粥等, 而不必口服中藥。

中醫調理是從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出發, 結合辨證結論和目前的季節狀況, 為受檢者從起居、運動、飲食、情志等方面量身定做保健方案, 從而使亞健康人群臟腑功能狀態、虛實寒熱等病性一目了然,

無處藏匿, 最后達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 而對于有器質性病變者, 建議到相應的專科就診, 由接診醫師為其提供最佳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p#副標題#e#

在此提醒大家, 中醫體檢前應注意以下幾點:1.飲食應注意:舌診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內容,

中醫體檢前不宜喝牛奶、豆漿, 吃葡萄、蛋黃和橘子等, 因為這些食品會使舌苔變白膩、變黑、變黃, 容易造成誤診, 并因舌苔異常影響診斷疾病的準確性。 2.不宜化妝, 不要涂指甲油, 如果染發應主動告訴醫生。 3.就診前不要進食氣味濃烈的食物, 如蔥、蒜、柑橘、口香糖等, 并注意不要飲酒, 不使用香水等氣味濃烈的護膚品, 這些食品和物品容易影響中醫聞診的準確性。 4.患者應盡量保持心情平靜, 避免情緒急躁和劇烈運動, 以免影響醫生切診。

“治未病”一詞始見于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此之謂也。 ”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演進、充實和完善, “治未病”已逐步形成具有深刻內涵的理論體系,

倡導人們珍惜生命, 注重養生, 防患于未然, 其思想價值體系奠定了醫學理論的基礎和醫學的崇高目標, “上工治未病”成為歷代醫學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治療亞健康中醫應該說是最好的選擇了, 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 進行八綱辨證, 把每個人的體質分析的很透徹然后進行對癥下藥的調理, 用不了多久這些亞健康狀態就會自然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