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雞鳴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雞鳴散

【出 處】《朱氏集驗方》卷一

【組 成】檳榔7枚、陳皮、木瓜各30克、吳茱萸6克、桔梗15克、生薑(和皮)15克、紫蘇莖葉9克。

【功 用】行氣降濁, 化濕通絡。

【主 治】濕腳氣。 足脛腫重無力, 行動不便, 麻木冷痛, 或攣急上沖, 甚則胸悶泛惡。

【用 法】上藥為粗末, 分作八服。 隔宿用水750毫升, 慢火煎至375毫升, 去滓, 用水500毫升, 煎滓, 取200毫升。 兩次煎汁相和, 安頓床頭, 次日五更分二三次服。 只是冷服, 冬月略溫亦得。 服了用餅餌壓下。 如服不盡, 留次日漸漸吃亦可。 服此藥至天明, 大便當下一碗許黑糞永, 即是原腎家感寒濕毒氣下來。 至早飯前後, 痛住腫消。

等藥力過, 方吃食物。

【禁 忌】1.孕婦慎用。 2 .方中檳榔易耗正氣, 故不宜久服。 3. 幹腳氣、濕熱腳氣者不宜使用本方。 4.同名異方:(1)《證治準繩》中有數方雞鳴散, 方藥組成及功用不同于本方。 (2)《傷科補要》雞鳴散:歸尾、桃仁、大黃, 治胸腹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