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每天保持積極樂觀的七種方法

至今為止, 圣賢、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研究人員和醫生都承認積極樂觀的想法能讓生活變得更好。

積極思考能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更有效率,從而最終得到幸福。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變得積極樂觀。

馬丁·塞利格曼說:“解放讓人們生活困苦的地區, 就是建立生活更好的家園。 現在到了科學發展的時代, 通過科學來認識積極的情緒, 增強力量和美德, 提供走向亞里士多德口中的“美好生活”的指向。 ”

我為人類對積極樂觀的態度的探求而著迷。 從埃皮克提圖到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再到佛陀, 從馬丁·塞利格曼博士到佛奧普拉,我不斷尋求每一個鼓舞人心的智慧。

以下是我覺得比較有用的七條建議:

1、保持你的正能量

“我是最棒的, 在我知道自己是之前, 我就這樣跟自己說說。 ”——穆罕默德?阿里

量子物理學中提到, 我們的思想有一個頻率,

振動頻率相似的思想會互相吸引。 所以消極的心態會吸引負能量, 積極的心態會吸引正能量。

佛祖、亞里士多德還有其他人都認為這樣。 我們的思考所創造出的能量, 最終表現在我們的現實。 如果我們進行消極的思考, 那注定了有負面的結果。

這也適用于團體和集體中。 當一群人一起用積極的心態去做事的時候, 效果往往會比一般要好。

2、發現自我

生活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 當你發現自我, 認識自我, 你就可以很自信地發揮自我。

我們越了解世界, 就越能更好地在這個世界生存。 我們越了解自己, 就越能完善自己, 活得更好。

3、創造性想象

“我們都是我們所認為的結果。 思想就是一切。 我們所想成就我們自己。 ”——佛祖

想法或許就是成就我們的因素之一。

在社會心理學中,創造性思維是指通過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和期望來改變世界的實踐。

想法能夠成就各行各業的贏家。 我們的思想有巨大的力量, 使不可能成為現實。

4、慢慢前行

“慢慢喝你的茶,恭敬地,好像是地球在旋轉,慢慢地,均勻,沒有奔向未來。 活在當下。 ”——一行禪師

有時我們需要放慢腳步。 放慢腳步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選擇,會讓生活更愉悅、更幸福。

活在當下讓我們避開逆境, 保存我們內心的能量。 活在當下,并不意味著不關心未來。 活在當下是指我們選擇去做事情, 并且腳踏實地地做, 而不是為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胡思亂想。

5、多讀、多寫、多看

靈感可以來自任何一個地方, 任何一個人。

我的靈感通常來自書和電影——人生故事和精神之旅的書和電影。

寫作可以讓我們有意識地看清自己的命途。 我還發現寫作有助于我擺脫困境。 寫作把我的憤怒、恐懼和失望轉化為到靈感, 讓我自己和我的讀者讀到。 最后你將內心深處的感受表達出來, 使消極變成積極, 就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6、對你自己好一點

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書《幸福的藝術》中寫道:"如果你想別人快樂, 就關心別人。 如果你想自己快樂, 就關心自己。 "

真正面對困難和失敗的時候, 真的很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對很多人來說, 關心別人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但是很難接受、擁抱和關心自己。 一些人會把自己的不幸怪罪于他人, 一些人則會怪罪自己。

自責、自怨、自棄是很容易的。 只有放開手、對自己仁慈一點、鼓勵自己才能讓自己積極快樂。

苦難造就了我們。 如果不對自己仁慈一點, 我們不可能發現真正的自我。

7、開發能力

“最后, 如果你是幸運的, 你會發現提高我們的都是經歷過的苦難。 如果你是非常幸運而且有見地, 你經歷過的苦難是你所需要的。 正是苦難造就了我們。 ”——邁克爾莫爾頓

積極向上的人開發了一種心理能力, 使他們適應逆境。 他們開發了一套強大的思維方式。

這種能力來自適應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感恩之心。 成功和幸福不是從石頭蹦出來的, 而是來自應對艱難的生存現實的信念、勇氣和“順其自然”的心態。

總的來說, 積極樂觀的人能不斷鼓舞他們的靈魂。

他們周圍也是積極的人。 他們也會鼓勵其他人去克服困難。

你付出得越多, 得到的回報也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