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胃部不適不一定是胃病

最近播的《我的前半生》裡, 淩玲給加班的陳俊生送胃藥。 這樣的場景生活中比比皆是。 畢竟胃不舒服的人很多, 很多人以為自己到藥店買一些非處方的藥吃吃就可以了。 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吃完藥之後, 很快能夠緩解, 多數自我診斷正確;如果服藥之後, 疼痛持續2小時以上依舊不減, 甚至加重, 應該及時就醫。

很多疼痛都不是固定的, 比如一開始疼痛的部位在胃脘部, 但是如果慢慢地向右下腹轉移, 這時候要考慮是不是闌尾炎引發的疼痛;如果向會陰部放射, 需要考慮輸尿管結石, 這些都需要及時就醫。

很多人容易把上腹痛理解為胃痛, 這是一個誤區, 更不能隨意服用胃藥。 引起上腹部疼痛的常見原因除了胃病還有三種。

1.膽囊疾病。 由於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 進食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增多了, 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患有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膽結石等疾病。 由於膽囊和胃、十二指腸緊密相鄰, 膽囊有病, 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胃痛。

2.胰腺炎。 不良的飲食習慣還增加了患上胰腺炎的風險。 胰腺在胃的後方, 因此, 當患有胰腺炎時, 往往會表現為上腹部疼痛, 與胃痛相似。

3.肝膽道腫瘤。 肝膽道的腫瘤也會引起上腹部隱隱作痛。 肝膽道腫瘤所帶來的疼痛在患者休息的時候更明顯, 並且伴有不想進食、消瘦等症狀表現。

因此, 上腹部疼痛時要及時就醫, 切不可按胃病自診自療, 一般到醫院就診後做個B超檢查就能發現基本的病情。 (楊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