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有毒”父母無形毀掉孩子一生

據比利時法語區廣播電視臺報道, “有毒的父母”是由北美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提出的概念, “有毒的父母”背后則是“中毒的孩子”。

我們一般不會把父母這個詞和貶義詞聯系起來, 然而事實上有一些父母, 他們雖然看上去平凡, 卻會給孩子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下面4個特點可以幫我們認識到什么是“毒性父母”, 而且只需一點, 就足以影響孩子一生。

第一, 讓孩子產生罪惡感。 告訴孩子他讓父母感到失望比單純批評更加過分。 當孩子們做錯事的時候, 適當懲罰可以告誡他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讓他們產生罪惡感卻毫無意義。

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對于孩子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讓孩子感受到關愛, 父母應該明確地表現出來。

第二, “賄賂”孩子。 父母用賄賂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幫父母做事, 懂事聽話或是取得成就的時候用禮物和金錢來獎勵他。 這種做法容易養成孩子物質主義的心理, 摧毀他們內心的動力和堅持, 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甚至有可能導致孩子撒謊騙取獎勵。 這類父母在一定情況下會選擇懲罰來教育孩子, 而這種懲罰會使孩子們緊張不安, 造成反效果。

第三, 控制過度。 孩子年幼時需要看管和保護, 這時候父母的控制是必要也是合適的。 可是如果父母一直控制孩子而不放手讓他過自己的生活,

那原本適度的控制就成了過度的控制。 這類家庭里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無能進而變得膽小懦弱, 毫無主見而總是需要詢問家長的意見。 另外, 這類家長從不認為自己會錯, 向孩子提出的要求自己卻做不到。 這樣孩子在感到疑惑的同時其自信心也會受到傷害。

第四, 攻擊孩子的失敗和缺陷。 這類父母從來不夸獎孩子, 在他們眼里孩子什么都做不好。 他們批評甚至嘲笑孩子, 而這些嘲笑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難以愈合的傷口, 影響著他們的家庭生活甚至社會生活。 因為缺少來自父母的鼓勵, 這類家庭的孩子通常缺乏自信, 覺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他們逐漸失去自信心和安全感, 變得咄咄逼人, 最后讓自己孤立起來。

以上4種“有毒”父母的行為往往是無心的, 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無意識機制的結果。 為了不讓后代生活在這種機制帶來的陰影之中, 我們應該認識到這個事實并保持警惕。 如果周圍有親朋好友這樣對待孩子, 那就應該告訴他這樣的行為帶來的惡果。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