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血管性頭痛中藥如何治療?

血管性頭痛危害著許多人的身體健康, 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而目前治療血管性頭痛的方法只有中醫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但是中藥的配置是一個紀委講究的過程, 量多量少都會對藥效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那麼, 血管性頭痛中藥如何配置呢?

肝鬱氣滯型: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 證見頭痛 多為搏動性且反復發作, 胸悶氣短, 腹部脹滿, 舌質淡紅或暗紅, 脈弦有力。 治宜疏肝解鬱, 理氣止痛。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珍珠母30克, 丹參、川芎各 15克, 生白芍12克, 郁金、柴胡、醋元胡、白蒺藜各10克, 炒枳殼6克, 全蠍末5克(分次沖服)。 水煎服, 每日1劑, 若口苦 咽幹、尿赤便秘者加炒黃芩、龍膽草;噁心欲嘔者 加法半夏、竹茹;眩暈耳 鳴者加天麻、鉤藤;脘脹不食者加山楂、麥芽。

風陽上擾型:每因情緒激動、惱怒而誘發。 證見偏頭痛, 頭痛如裂, 眩暈耳鳴, 心煩易怒, 面紅 目赤, 胸脅脹痛, 口苦咽幹, 舌質紅, 脈弦有力。 治宜平肝潛陽, 熄風通絡。 方用天麻鉤藤東加減:石決明、珍珠母、麥芽、生牡蠣各30克, 天麻、川牛膝、僵蠶、佛手片、鉤藤各10克, 炒梔子9克, 生白芍、全蠍末(分次沖服)各 5克。 水煎服, 每日l劑。 口苦便秘者加龍膽草;兼挾痰濁者加膽南星、白芥子、石菖蒲;噁心、嘔吐者加法半夏、陳皮。

肝腎陽虛型:頭痛朝輕暮重或遇勞而劇, 腰酸膝軟, 耳鳴耳聾, 咽 幹口燥, 心煩失眠, 舌質紅苔薄少, 脈弦細而弱。 治宜滋補肝腎, 溫陽益氣。 方用:土茯苓30克, 熟地、枸杞子、山藥15克, 山茱萸、菊花、丹皮、天麻、白蒺藜各1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若頭痛 重者加醋、元胡、全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