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基因居然是有記憶功能的?

動物實驗研究表明, 基因有記憶的作用, 可以將某種行為通過基因遺傳的方式傳遞給後代。 這是因為創傷事件會使精子的DNA發生改變, 從而通過遺傳影響後代的智商和行為。

一項自然神經科學研究表明, 通過觀察小鼠及其後代對氣味的反應得出結論, 小鼠厭惡氣味這一反應可以遺傳給後代。 研究中, 美國埃默里大學醫學院的團隊通過觀察厭惡櫻花氣味小鼠的精子, 發現其精子大多數都具有對櫻花氣味靈敏度高的DNA片段, 而他們的後代也表現出對櫻花味道“非常厭惡”的行為, 即便是他們的後代從來沒有聞過櫻花的味道。

在這項研究中, 研究者認為是因為氣味傳遞到大腦, 而大腦發出的信號傳送到精子從而改變了精子的DNA。

同時, 也有報導表示, 根據父母的經歷, 哪怕是發生在懷孕之前的, 他們的行為都可能影響後幾代人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 這項發現為“跨代行為遺傳”的現象提供了依據, 它認為環境可以通過影響基因來影響行為, 反過來, 行為同樣也可以影響基因。

研究者Dr Brian Dias認為, 這是後人展現祖先行為的一種痕跡, 而且祖先精子和卵子發生的變化毫無疑問會影響下一代的行為。

倫敦大學的Marcus Pembrey教授說:“通過這項研究, 我們發現人類的恐懼、焦慮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行為都與遺傳有關, 這為一種記憶傳遞在幾代人之間的說法提供了可信服的證據。

”同時, 他認為人們出現的無法理解的神經精神障礙、增加的肥胖、糖尿病或者代謝性疾病也都有可能是因為多代遺傳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