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傷害孩子最深的,竟是你最常說的這句話

從懷孕的那一刻起, 媽媽就把自己和寶寶視為一體。 寶寶出生後, 媽媽會照顧寶寶, 幫寶寶阻擋外界的傷害。

寶寶長大一點, 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會跟媽媽對著幹了。

假如這時不能及時調整心態, 媽媽們就會不自覺地通過反復念叨、比較和激將, 來控制寶寶的想法和行為。 這時候, 媽媽說的話就像染上了細菌, 會給寶寶帶來「永久性的傷害」。

別人家的孩子,

真的棒?

老是念叨別人家的孩子這裡、那裡做得好, 媽媽其實是把自己的需求強行地跟寶寶捆綁在了一起。 這時候, 「別人家的孩子菌」就會趁虛而入,

傷害寶寶。

1.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有沒有覺得, 別人家的寶寶真的很厲害, 多麼希望寶寶也像他們一樣。

當媽媽一直念叨「看看別人家寶寶」時, 有時候其實只是希望寶寶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好一些, 來滿足自己的攀比欲。

但長此以往, 寶寶會覺得, 自己要成為爸媽心目中的孩子才「值得喜愛」, 如果一直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 寶寶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變得自卑。

爸媽們有必要讓寶寶確信自己的價值, 而不是「只有在比較中才能產生價值」。

2. 再這樣, 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不少寶媽覺得, 寶寶只有變得外向, 未來才有出路。 有些寶媽甚至會開玩笑地跟寶寶說

你再這麼內向, 媽媽就不喜歡你, 去喜歡隔壁的小胖了。

性格可以發生改變。

但是, 如果強迫內向寶寶多和別人交流, 寶寶不僅無法獲得同樣多的樂趣, 還會覺得很累。

別強迫寶寶成為別人。

不妨問問自己, 「我喜歡」更重要, 還是「寶寶快樂」更重要?要喜歡寶寶, 一定要把 TA 變成我喜歡的樣子嗎?

一直念一直念,

孩子就會聽?

媽媽老是在寶寶耳邊念叨同一句話、希望寶寶「聽話」, 其實是在把自己的希望強加在寶寶身上, 忽略了寶寶自己的想法。 這時候, 「碎碎念菌」就會趁機出現......

1. 你怎麼就是不聽

每次吃飯前, 媽媽要說好幾次去洗手, 寶寶才會跑去隨便搓搓。 媽媽這時候只能撂下一句:

都告訴你多少次了!你怎麼就是不聽!

想要讓寶寶聽話, 千萬別像複讀機一樣反復跟寶寶商量, 或是兇惡地命令。 寶寶可能會覺得厭煩,

採用逃避策略應對。 小年齡的寶寶甚至會當成遊戲, 覺得媽媽一遍又一遍地說很好玩。

媽媽們不如考慮智取, 清楚告訴寶寶不做這件事的壞處。 比如告訴寶寶, 不洗手就吃飯, 會吃進很多細菌, 肚子會很痛!

2. 你最喜歡這個了, 對嗎

「碎碎念菌」有溫柔的一面, 但殺傷力依舊強大。

有些媽媽在寶寶玩耍的時候, 會一直溫柔地勸說寶寶, 改變寶寶的喜好, 比如告訴他:

寶寶最喜歡畫小兔子了!今天怎麼不畫啦?來, 在這裡畫一隻吧......

寶寶其實並不喜歡畫小兔子, 但既然媽媽都這麼說了, 那大概就是對的。 於是, 寶寶開始搞不清自己喜歡什麼, 不喜歡什麼。

別再溫柔地勸說寶寶了。 不如問問自己, 寶寶真的喜歡這個嗎?是寶寶喜歡,

還是我想讓他喜歡?

是時候分清楚「我想要」和「寶寶想要」了。 媽媽們想要培養的是獨立、自由的人, 而不是聽話的小寵物。

別再用碎碎念的方式改變寶寶, 也別讓寶寶和別人家寶寶比較, 來滿足自己的攀比心。

每個媽媽其實都很愛寶寶。 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 媽媽都會有不同的擔心。 媽媽知道寶寶眼裡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 戳視頻看看吧。

其實, 媽媽不同的擔心背後, 都暗藏著對寶寶最簡單的期望——健康快樂。 媽媽們期望寶寶身體健康, 不會受到細菌的感染。 媽媽也期望寶寶用健康的心理狀態, 自信地迎接挑戰。

媽媽的期望, 方太都懂。

寶寶的身體健康, 有方太幫媽媽守護。 方太雙管快消系列消毒櫃, 利用紫外線加臭氧雙管技術,

快速殺滅餐具中的微小細菌, 給寶寶安全的就餐環境。 經過權威機構浙江省疾控中心檢測, 殺菌率高達 99.99%。

而寶寶的心理健康, 同樣有方太守護。 丁媽和方太一起推出了免費的《媽媽的心理消毒櫃》課程, 幫媽媽發現並消滅 4 種常常被忽略的心理細菌, 從源頭幫媽媽們解決教育寶寶過程中常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