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高鈣血症的處理措施,這些方法你明白了嗎

高鈣血症這種疾病還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需要得到及時治療, 否則的話給人的健康傷害會更大, 一方面要採取合理的治療方法, 另一方面要做好各種護理工作, 下面為大家介紹正確做法。

1.輕度高鈣血症的治療

輕度高鈣血症是指血鈣在2.75~3.0mmol/L之間。 高鈣血症治療的目的在於將血鈣降低。 對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者的處理尚有不同意見, 如無威脅生命的高鈣血症、骨密度正常者可進行監測, 觀察血清鈣、腎功能、骨密度和尿鈣排泄。 當有下列情況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1)血鈣高於2.85mmol/L。

(2)有威脅生命的高鈣血症發作。

(3)肌酐清除減少到只有同年齡健康人的70%。

(4)有腎結石。

(5)24小時尿鈣>100μmol(400mg)。

(6)骨密度減低, 超過正常人的2SD。

可採用鈣受體協同劑R-568。 此藥抑制PTH分泌, 抑制的程度與劑量相關。 用最大劑量時可使血離子鈣降低, 但確切的作用還待長期臨床試用。 最近發現絕經後婦女求偶素缺乏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有關。

用求偶素替代治療可使血鈣降低(降低0.125~0.25mmol/L), 尿鈣也減少, 但血漿PTH無變化。 求偶素還可防止骨丟失和心血管病的發生。 輕度高鈣血症患者應避免使用所有的利尿藥, 因利尿藥雖可增加尿鈣排泄, 但也使細胞外液縮減而增加鈣從腎小管重吸收, 從而使血鈣升高。 噻嗪類利尿藥應禁用, 此類利尿藥可減少尿鈣排泄。 雙磷酸鹽對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引起輕度高鈣血症降血鈣的作用不大, 故不需採用。

2.中度高鈣血症的治療

中度高鈣血症指血鈣濃度在3.0~3.4mmol/L之間。 此等患者症狀與血鈣升高的速率有關。 除治療引起高鈣血症的原發性疾病外, 可採取後述治療措施包括:

(1)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擴容, 使患者輕度“水化”。

(2)如果欲使血鈣下降快些, 可用襻利尿藥(但禁用噻嗪類利尿藥)。 如有腎功能不全, 袢利尿藥劑量要大些。 靜脈滴注生理鹽水加用袢利尿藥可使血鈣在1~2天內下降0.25~0.75mmol/L, 如果血鈣下降不理想, 可再加用雙磷酸鹽口服。

3.重度高鈣血症的治療

重度高鈣血症指血鈣在3.75mmol/L(13.5mg/dl)以上, 即高鈣危象。 不管有無症狀均應緊急處理, 治療方法包括:

(1)擴充血容量。

(2)增加尿鈣排泄。

(3)減少骨的重吸收。

(4)治療原發性疾病。

擴充血容量可使血鈣稀釋, 增加尿鈣排泄。 只要患者心臟功能可以耐受, 在監測血鈣和其他電解質、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下,

可輸入較大量的生理鹽水。 用襻利尿劑可增加尿鈣排泄。 用雙磷酸鹽以減少骨的重吸收, 使血鈣不被動員進入血液。

4.急性高鈣血症發作治療

(1)靜脈補液以增加細胞外容積, 隨後用鈉利尿藥, 如利尿酸鈉、速尿, 可增加尿鈉排出, 則尿鈣排出亦相應增加, 從而糾正高鈣血症。 但有腎功能不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禁忌。

(2)靜脈磷酸鹽治療, 使鈣同磷酸鹽結合, 形成磷酸鈣, 並沉積在軟組織中, 這樣, 可以很快使血漿鈣下降;但可以引起腎功能衰竭。 因此甚少應用。

(3)降鈣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 降鈣素可以抑制骨吸收, 增加尿鈣排出, 但使用後有些患者很快失效, 有些患者則效果不佳, 皮質激素可以抑制腸鈣吸收,

並可以增強降鈣素的作用。

(4)細胞毒性藥物, 如光輝黴素, 可使正在發生吸收的骨組織受到藥物的直接毒性作用, 因此對高鈣血症有效。 但可導致血小板減少、出血及腎衰竭, 應慎用。

(5)二磷酸鹽, 可以抑制骨吸收, 抑制腸道鈣吸收, 因此可糾正高鈣血症。 高鈣降低後, 再針對病因治療。

5.慢性高鈣血症治療

應該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此外應控制飲食中的鈣含量, 藥物方面可以考慮:

(1)口服二膦酸鹽, 但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2)皮質激素治療, 對惡性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症有效, 但長期應用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