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腕在哪個位置
胃腕是中醫中的一個詞,
該詞包括的範圍比較廣泛,
在一般情況下就是指肋弓下面到腹部的上面都屬於胃脘的位置,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現過胃脘疼痛的現象,
引起胃脘疼痛的原因比較多,
在一般情況下和患者的情緒、飲食和一些生活習慣等有著一定的原因,
當出現胃脘的疼的時候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胃腕在哪個位置胃脘下俞穴位置在人體背部,
當第八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經驗取穴法:患者俯臥位,
先定兩肓胛骨下胸平齊的第七胸椎棘突下取至陽穴,
再向下一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生理解剖:在斜方肌下緣、背闊肌、最長肌中;有第八肋間動、靜脈背側支的內側支;布第八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
深層為第八胸神經後支外側支。
胃脘下俞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背闊肌、最長肌和橫突棘肌。
分佈有第七、八、九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
胃脘下俞穴配肺俞穴、膈俞穴、脾俞穴、足三裡穴、太溪穴治糖尿病。
宜用溫通、補中等法,
以恢復脾胃的功能。
胃脘痛發生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弱等。
胃主受納腐熟水穀,
若寒邪客於胃中,
寒凝不散,
阻滯氣機,
可致胃氣不和而疼痛;或因飲食不節,
饑飽無度,
或過食肥甘,
食滯不化,
氣機受阻,
胃失和降引起胃脘痛;肝對脾胃有疏泄作用,
如因惱怒抑鬱,
氣鬱傷肝,
肝失條達,
橫逆犯胃,
亦可發生胃脘痛;若勞倦內傷,
久病脾胃虛弱,
或稟賦不足,
中陽虧虛,
胃失溫養,
內寒滋生,
中焦虛寒而痛;亦有氣鬱日久,
瘀血內結,
氣滯血瘀,
阻礙中焦氣機,
而致胃脘痛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