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是如何治療女性眩暈癥的

眩暈癥是中老年女性的多見癥狀, 但是大多數人卻分不清什么是頭暈, 什么是眩暈。 多數人得了眩暈癥不夠重視, 認為只要躺一躺休息下就會好。

事實上, 眩暈癥并不是頭暈。 貧血、腦腫瘤、腦梗塞、頸椎病、腦缺血等疾病都會引起眩暈。 如果忽視或錯過了治療很可能會擔誤一些重大疾病的就診和治療時間。

眩暈癥屬中醫學“眩運”或“眩冒”范疇, 眩暈病的發生是由于風火, 有“風火皆屬陽, 多為兼化, 陽主乎動, 兩動相搏, 則為之旋轉”等病因論述。

眩暈是內科疾病的先兆, 老人應定期作血壓、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規、血脂、血黏度、腦電圖、腦血流圖、頸部x線等檢查, 防患于未然。 一旦出現眩暈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應注意多飲水, 不要突然改變體位, 如夜晚上廁所時猛起, 都容易引發腦血管性眩暈。

中老年女性眩暈癥中醫治療方法是怎樣的?中醫認為, 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

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眩暈癥中醫治療如下: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癥)。

治療此癥應以平肝熄風為主。

方藥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玄參、龍骨、牡蠣、代赭石、龜板、天麻、鉤藤、夏枯草、夜交藤、牛膝。 將上藥水煎2次, 將藥液混勻。 每日一劑, 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癥)。

治療此癥應以化濕祛痰為主。

方藥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白術、茯苓、橘紅、天麻、牡蠣、澤瀉、竹茹。 將上藥水煎2次, 將藥液混勻。 每日一劑, 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癥)。

治療此癥應以補益心脾, 培補氣血為主。

方藥可用歸脾湯:取黃芪、黨參、白術、茯神、當歸、炒酸棗仁、遠志、龍眼肉、木香、甘草、大棗。

將上藥水煎2次, 將藥液混勻。 每日一劑, 早晚分服。

中醫強調: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 可伴有腰膝酸軟, 神疲健忘, 遺精耳鳴, 記憶減退等。 方藥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藥、菟絲子、女貞子、肉蓯蓉、山萸肉、杜仲。 將上藥水煎2次, 將藥液混勻。 每日一劑, 早晚分服。

對于眩暈癥, 我們除了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養生外, 如一旦發生眩暈, 應提起重視, 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