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破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寧夏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Pò Niú Xī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小花草玉梅的根或全草。 全年可采。

【原形態】

小花草玉梅, 又名:河岸銀蓮花。

多年生草本。

直根粗壯, 圓錐形, 棕褐色。 莖直立, 粗壯, 高可達80釐米。 基生葉有長柄, 葉片3全裂再3裂, 小裂片邊緣有銳鋸齒。 總苞3個, 輪生, 有柄, 總苞片3~5深裂, 邊緣有疏或密鋸齒。 花較小, 兩性, 白色, 排列為聚傘花序;每一花梗上有苞片2個, 披針狀線形。 瘦果有長尾。

【生境分佈】生於溝旁、濕潤草地。 分佈寧夏、四川、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

【性味】辛微苦, 有毒。

【功能主治】消食截瘧, 消炎散腫。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 0.5~1錢。 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肝炎:破牛膝根研末。 開水送服, 每服一錢, 日服二次。

②治陰疽, 筋骨疼痛:破牛膝適量, 搗爛外敷。

③治外傷瘀腫, 日久不散:破牛膝全草搗爛或根研粉水調, 外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