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人如何正確的午睡

午睡成了人們消除疲勞一種慣用方式,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 身體又不太好的老年人, 更是離不開中午的這一個“盹兒”, 但是,

最近有不少老年人諮詢, 是否因肥胖或患有心血管疾病就該放棄午睡?因為他們認為, 午睡時身體代謝降低, 容易使呼吸更困難, 增加心血管負擔。

老人如何正確的午睡

有午睡習慣的老年人可以繼續保持, 只要午睡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 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對肥胖、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 雖然午睡減少了軀體能量的消耗, 但只要平時注意適當的運動, 控制好合理的飲食, 午睡基本不會造成身體的脂肪堆積, 也不會給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負擔。

短暫的平躺休息, 不僅能放鬆脊椎, 還能清醒頭腦。 據《紐約時報》報導, 24分鐘的午睡, 能夠有效地改善飛越大西洋的駕駛員的注意力與工作表現。

晚間有睡眠障礙的老人,

應儘量減少白天的睡眠時間。 另外, 為了降低飯後血液流進胃部, 大腦供氧量減少的幾率, 老年人在飯後可以散散步, 休息半小時後再開始午睡。

老人午睡最好選擇平躺方式。 如果趴著睡, 會減少頭部供血, 醒後易出現頭昏、乏力、手臂發麻等症狀。 建議老年人在睡醒後, 一定要緩慢起身。 坐直30秒後再起立, 站起還要等30秒, 才能開始活動。 可以輕甩並按摩手臂, 對緩解酸痛感和恢復清醒有不錯的效果。

老年人午睡五不宜

1、午睡時間不宜太長

老人睡眠時間較少, 白天睡的時間過長, 勢必使夜晚難以入睡。 因此, 老年人午睡應以1小時左右為宜, 不宜睡時過長。

2、不宜飯後馬上就上床

老年人消化機能差, 飯後胃腸道需要較多血量消化食物。

如飯後馬上入睡, 會影響血液進入胃腸系統, 妨礙食物消化, 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3、不宜和衣而睡

老年人午睡決不可因怕麻煩而和衣而唾, 應寬衣、解帶, 並要蓋好再睡, 以免著涼感冒。

4、不宜對風而睡

老年人抵抗力差, 吹風很易感冒。 因此, 老年人午睡時不可對著“風頭”迎風而睡, 不可在風遁上午睡, 也不可吹著風扇或空調而睡。

5、不宜坐著午睡

如果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午睡, 或者趴在桌子邊午睡, 醒來後常會感到頭暈、耳鳴、腿軟、視物模糊以及面色蒼白, 這是由於“腦貧血”引起的。 老年人心功能較差, 坐著睡覺時心率較慢, 血管擴張, 流經各種臟器的血液速度相對減慢。 如果坐著睡, 流人腦子的血液就會更加減少。

特別是午飯後, 較多的血液要進入胃腸系統, 加上“坐姿”, 就會進一步加重“腦貧血”, 導致上述一系列不適症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