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醫源性疾病是什麼

我第一次聽到醫源性疾病還是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 其實用通俗一點的話理解就是醫生的誤診, 我想起來好多情況下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麼為什麼醫生會出線這種誤診呢, 有沒有什麼依據呢。 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醫源性疾病, 是由於醫生的診斷、治療工實施不當所引發的一類疾病, 但是人們對醫生的診斷工作能夠引起疾病, 成為某些疾病的原因卻不大理解。 在治療過程中用藥不合理, 臨床往往還因醫生語言不慎都可引起患者某些方面的損害而形成疾病。

發病因素

醫源性疾病的發病因素, 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醫療服務因素及機體因素五個方面。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指各種微生物, 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 生物因素所引起的醫源性疾病主要是醫院內感染。

醫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 他們所攜帶的微生物種類繁多,

且密度高, 而病人又是特殊的敏感人群, 易感性高, 所以生物因素是醫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

醫院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放射線和放射性核素。 在腫瘤治療和疾病的診斷中, 如果放射性核素和X射線使用過量, 很容易給病人造成損傷而引起放射性疾病。

化學因素

醫院中存在的化學因素包括診斷消毒、治療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藥品, 包括西藥、中藥和其他藥品。 化學因素所引起的醫源性疾病主要是藥源性疾病。

醫療服務因素

醫療服務直接關係到醫療品質, 醫務人員嚴謹、細心、負責的態度, 可以避免許多醫療差錯或醫療事故的發生, 同時醫務人員言行舉止不當也會對患者造成損害,

引起醫源性疾病。

機體因素

機體因素是醫源性疾病發生的內在基本因素。 同劑量的某種因素對正常人可能不起作用, 但對病人可能就會起作用, 引起醫源性疾病。 因為, 作為病人這種特殊的人群, 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是不正常的, 表現在對醫院內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 對某些藥物具有較低的耐受性。

上面介紹的就是一些醫源性疾病誤診的原因, 很多時候並不是醫生的水準不高, 而是一些疾病的症狀比較類似, 還有就是病人的一些表現特徵比較特別。 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可以避免這些原因的, 那就需要醫生之間相互學習討論, 這樣是可以, 更好地為病人做出診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