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治療丙肝

文章導讀

丙肝是一種病毒性肝炎, 屬於肝炎的一種疾病。 這種疾病主要依靠血液傳播, 有些吸毒的人員因為要注射吸毒, 結果針管沒有進行消毒的話, 就很有可能被感染上丙肝。 丙肝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 別看它不是愛滋病, 但是危害性也是相當高的。 有些懷孕的孕婦在患有丙肝後, 還會把疾病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這樣就造成了下一代的悲劇。

患上丙肝後很難治癒, 因為不論用哪種辦法都有可能存在病毒不能完全殺死的可能, 所以很多患者就想尋找一種有效的辦法治好這樣的疾病。 不少人會想到中醫的治療方法, 雖然療程長, 但是起碼能夠從根本去除病根。

一:濕熱內蘊

1、丙型肝炎中醫藥治療熱重於濕:身目俱黃, 其色鮮明如橘子色, 口幹口苦, 噁心厭油, 納差, 上腹脹滿, 大便秘結, 小便黃赤。 舌質紅, 苔黃膩, 脈弦滑而數。

2、丙型肝炎中醫藥治療濕重於熱:身目俱黃,

其色較鮮明, 口淡或粘, 噁心納呆, 胸脘痞滿, 倦怠乏力, 便溏或粘滯不爽, 小便黃。 舌質淡而潤, 苔白膩, 脈弦滑。

二:寒濕困脾

丙型肝炎中醫藥治療證候:身目皆黃、其色較晦暗、嘔逆納少、脘悶腹脹、畏寒肢冷、身體困倦、大便稀溏, 小便色黃。 舌質淡, 苔白膩, 脈濡緩或沉遲。

三:丙肝病人出現身目皆黃

其色較晦暗, 嘔逆納少, 脘悶腹脹, 畏寒肢冷, 身體困倦, 大便稀溏, 小便色黃。 舌質淡, 苔白膩, 脈濡緩或沉遲。

中醫治療丙肝的方法是茵陳術附湯。 茵陳、制附子、白術、乾薑、茯苓、澤瀉、甘草、醋淬鱉甲。 起病急驟, 突然出現黃疸, 脘腹脹滿, 心煩口渴, 極度乏力, 口有肝臭味, 大便秘結, 小便黃赤, 或伴高熱, 病情迅速惡化, 神昏譫語, 衄血。

舌質紅絳, 苔黃膩或乾燥, 脈弦數或弦大。

四:丙肝病人出現起病急驟

突然出現黃疸, 脘腹脹滿, 心煩口渴, 極度乏力, 口有肝臭味, 大便秘結, 小便黃赤, 或伴高熱, 病情迅速惡化, 神昏譫語, 衄血。

看過文章的朋友對此是不是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了, 如果使用西藥的辦法已經沒辦法治好自己的丙肝的話, 那麼不妨嘗試一下中醫的辦法, 治療自己的疾病。 其次, 患者還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 因為心情也是會影響到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