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佛肚花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Fó Dù Huā

【英文名】Herb of Chien Briggsia

【別名】華東佛、肚苣苔、岩青菜、石燕三七、金絲草、虎皮、岩白菜、小荷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浙皖粗筒苣苔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iggsia chingii Chun.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浙皖粗筒苣苔 多年生草本。 葉全部基生;葉柄長1.2-4cm, 被犬色綿毛;葉片橢圓狀長圓形或狹橢圓形, 長4-10cm, 寬2-2.5cm, 先端鈍, 基部寬楔形, 稍不對稱, 邊緣有鋸齒, 上面密被短柔毛, 下面沿葉脈密被鏽色綿毛, 其餘部分疏生短柔毛。 花葶2-4條, 高10-16cm;聚傘花序1-2次分枝, 每花序具1-5花;花序梗長11-17cm, 疏被鏽色綿毛;苞片2, 狹倒卵形至線狀披針形, 被毛;花萼長約1cm, 5裂至基部, 外面密被鏽色綿毛;花冠紫紅色, 長約4cm, 外面疏被短柔毛, 內面具紫色斑點, 下方腫脹, 上唇2裂, 裂片圓形, 下唇3裂, 裂片長圓形;雄蕊4, 花藥成對連著;花盤環狀;子房狹線形, 長約9mm, 花柱短, 被微柔毛。

蒴果倒披針形, 長4.5-7cm, 先端具短尖頭。 種子多數, 細小, 表面光滑。 花期8-9月, 果期10-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1000m的潮濕岩石上及草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安徽、浙江及江西。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活血消癰。 主感冒頭痛;勞傷;筋骨酸痛;癰瘡;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外用:鮮品適量, 搗敷;或取汁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