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肛瘺切開術術後護理

現在醫療技術水準的提高給人們治病帶來了很多便利, 對於比較嚴重的病或者說吃藥不能立即治好的病, 現在很多都通過手術的方式加以切除, 然後再用藥物加以輔助性的治療。 但是做完手術, 大家也不能疏忽大意, 特別是人體容易感染的部位, 在手術後要注意護理, 比如做完肛瘺切開術。 所以來看看肛瘺切開術術後護理方法吧。

肛瘺瘺管切開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術後24h更換敷料。 創面較大者, 可延遲48h後更換敷料。

2.每日檢查創口, 避免切緣粘連而致引流不暢。 務使創面肉芽組織由底層向外生長。

3.在肛瘺治療的全過程中, 換藥是重要一環。 正確的換藥可促進創口生長, 加速癒合, 不正確的換藥則延緩生長, 增加再次手術的痛苦。 換藥不應單純理解為更換創口敷料, 更主要是密切觀察創口的變化, 及時處理。 因此應注意下列幾點:①換藥時應詢問病人有無自覺症狀,

如發熱、疼痛等, 是否與創口有關;還要結合創口, 判斷是否相符。 否則應查找原因, 進行處理。 ②注意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是否健康, 是清潔鮮紅, 還是紫紅色。 有無水腫等。 ③創面有無分泌物, 並觀察稀稠度及顏色, 壓迫創口周圍有無繼續流出分泌物。 ④創緣皮膚有無內翻、壓迫創口造成引流不暢。 ⑤在治療的中、後期, 應特別注意創口有無粘連及假道形成。 如出現創緣皮膚有凹陷性水腫, 大多數由殘餘管道或感染化膿所致。 ⑥對高位肛瘺定期做直腸指診, 瞭解底部肉芽生長情況、引流及掛線的鬆緊度。 ⑦發現問題, 及時處理。 如肉芽組織生長過多, 應及時剪除, 有殘留管道、感染及創口內翻等, 應及時擴創、修剪。

4.要正確地找到內口,

一般在探針穿出內口時, 如不出血, 證明內口位置準確。

5.橡筋脫落後, 注意傷口必須從基底部開始, 使肛管內傷口先行癒合, 防止表面皮膚過早粘連封口。

所以說, 做完肛瘺切開術的朋友們千萬不能疏忽大意哦, 因為這是個非常容易受感染的地方, 稍有不慎, 將會使得自己情況比做手術之前更糟糕哦。 因此, 做完肛瘺切開術後要進行術後護理, 而且在護理過程中也不能馬虎, 一不注意衛生, 就很容易使傷口感染再次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