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吃了母豬肉怎么辦
母豬肉是不能食用的, 主要是母豬肉的營養價值比較低的, 而且母豬肉的口感以及香味都是比較差的, 所以一般母豬肉不能食用。 如果我們不小心吃了母豬肉, 是不用太擔心的, 因為母豬肉是沒有毒素的, 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的, 只是口感比較差而已, 所以大家要注意區分豬肉的好壞。
1、母豬肉能不能吃
專門用于繁殖的母豬,淘汰之后不是不能用于屠宰,不是不能夠食用。 但是它的質量明顯低于一般的正常育肥豬肉,它的肌肉纖維的粗細、口感、香味、色澤以及彈性都有很大的差異。 口感是不一樣的。 其次,它的價格遠遠低于正常的豬肉。
2、如何識別母豬肉
看皮:母豬肉的皮一般比較厚,皮面上的毛孔比普通豬大,小腿部皮膚的皺褶明顯。
看肉:正常的豬肉呈粉紅色,母豬肉則呈暗紅色或黃色。
看膘:母豬的脂肪組織色黃、干澀,并與肌肉分離,而肥豬肉的脂肪則密而細嫩、色白。
看骨:母豬的排骨彎曲度大,背脊骨筋突出。
看骨髓:母豬的骨髓呈污紅色,且有黃色油樣的液體向外滲。
3、豬肉的食用禁忌
3.1、忌吃病死的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 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 病豬死后的肉由于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后就可能感染發病。
3.2、不宜用熱水浸洗豬肉
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 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于水。 當豬肉置于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 同時,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 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干凈。
3.3、別吃燒煮過度的肉
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