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閘蟹過敏症狀
每年一到中秋節前後, 大批的海鮮都會上市, 尤其是大閘蟹更是中秋節上好的菜肴。 很多人都喜歡吃海鮮, 主要是海鮮應季吃才能吃出特有的味道, 而且無論吃多少都不會漲肉, 這是主要所在。 有些人在吃了大閘蟹之後身體出現了一些症狀, 以為是不新鮮導致的, 也有可能是過敏哦。 一起來瞭解下吃大閘蟹過敏症狀有哪些吧~
蟹雖然味美營養高, 但如果吃得不當很可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螃蟹是高寒的易過敏性食物, 民間也叫做“發物”, 對於過敏人群, 蟹肉通過腸壁進入人體循環, 會誘發人體的過敏反應, 引發胃腸平滑肌痙攣、血管性水腫、皮疹、哮喘等, 嚴重者會引起過敏性休克。
由於個體存在差異性, 遺傳性過敏體質、體內某些酶的缺乏或減少等是過敏的基礎, 機體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狀態下, 對食物的敏感性不同,
因為蟹腸胃裡寄生有許多病菌, 如果不新鮮和未煮熟時,
如果患者上吐下瀉不止, 引起人體失水過多, 造成酸堿失調或虛脫, 甚至會出現生命危險。 一旦發生中毒, 首先要讓患者將進食的蟹肉全部吐出, 最好的辦法是催吐法。 可採用手指伸入咽部壓舌根誘吐, 吐盡為止。
如是重症, 上法多無大效, 必須急送醫院搶救治療, 不得延誤。
孕婦處於特殊時期, 如果吃了螃蟹出現上述症狀, 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萬一您在吃蟹後不慎過敏, 應立刻停止食用。 若症狀沒有緩解或有所加重, 應立刻就醫, 或是在醫生的幫助下選用能快速緩解症狀的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 在煮食螃蟹時, 宜加入一些紫蘇葉、鮮生薑, 以解蟹毒, 減其寒性。
紫蘇葉, 性味辛, 微溫, 無毒, 能發表, 散寒, 理氣, 和營。 治胸腹脹滿, 嘔惡腹瀉, 並能解魚蟹毒。 生薑, 性味辛、微溫, 歸肺脾胃經, 能發汗解表, 溫中止嘔, 溫肺止咳, 解魚蟹毒, 解藥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