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蛋療法重出江湖讓疾病"滾蛋" 險些失傳

蛋療法之一:益母草煮蛋 治痛經作亂

在治痛經的民間驗方中, 排名第一的就是“益母草+雞蛋”這對黃金組合, 不但能緩解痛經,

還可治月經不調。 痛經時, 可采益母草的嫩葉煮蛋湯及肉湯, 味道好, 療效也好。 郭敏提到, 一般的痛經可用益母草煮蛋湯調理, 但若症狀較重, 則應到醫院詳細檢查。

蛋療法之二:雞蛋殼粉可緩解胃痛

把煮熟的雞蛋剝殼, 將蛋殼搗碎, 放在鐵鍋內用文火炒黃(不能炒焦),

然後研成粉, 越細越好。 在飯前或飯後用溫開水吞服。 每天服約1只雞蛋殼的量。 在食蛋殼粉時, 可搭配抑制胃酸的中藥, 則效果更好。

蛋療法之三:白醋煮雞蛋 治聲音沙啞

在半斤米醋中加若干新鮮生雞蛋, 煮10~15分鐘, 煮熟後保持沸騰, 去除蛋殼後再煮10~15分鐘,

最後把雞蛋連同食醋一起服下。 每天1次, 連續服用10~15天。

蛋療法之四:滾蛋療法讓風寒“滾蛋”

用“滾蛋療法”時, 常是用紗布等蛋包起來。 趁熱在患處來回滾動, 直到出微汗為止。 “熱滾法”一般每次操作半個小時, 一天最少兩次, 早晚一次, 最好要趁雞蛋剛煮熟較熱時滾,

祛風效果才好。

蛋療法之五:蛋黃油治療疥癬

將煮熟的蛋黃放在鐵勺內, 熬至出油, 乘熱塗抹在瘡上, 用於治療頭瘡、黃水瘡、皮膚皸裂、丹毒等。 此外, 蛋黃油加適量的硫磺粉能治療疥瘡、頭癬等;用山羊鬍鬚燒炭為末調和蛋黃油可治療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