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東北羊角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ōnɡ Běi Yánɡ Jiǎo Qín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東北羊角芹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egopodium alpestre Ledeb.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東北羊角芹,

多年生30-100cm。 莖具條紋, 中空, 上部稍有分枝。 基生葉葉柄長5-13cm, 葉鞘膜質;葉片長3-9cm, 寬3.5-12cm, 通常三出式二回羽狀分裂;羽狀長1.5-3.5cm, 寬0.7-2cm,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狀或缺刻狀分裂;最上部的莖生葉小, 三出式羽狀分裂。 複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無總苞片和小總苞片;小傘形花序花柄不等長;萼齒退化;花瓣倒卵形, 白色, 有內折的小舌片;花柱向外反折。 果實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 長3-3.5mm, 寬2-2.5mm, 主棱明顯, 棱槽較闊, 無油管。 花果期6-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雜林下或山坡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及新疆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 主流感;風濕痹痛;眩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 外用:適量, 搗汁搽。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