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金鳳毛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Jīn Fènɡ Máo

【別名】翠翎草(汪連仕《采藥書》), 蔦蘿松(《植物名實圖考》), 女羅(《漢英韻府》), 錦屏封(《廣州植物志》), 金絲線(《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蔦蘿的全草或根。

【原形態】

蔦蘿(《花曆百詠》)

一年生柔弱纏繞草本, 禿淨無毛, 長可達4米。 葉的輪廓卵形, 長4~7釐米, 羽狀深裂為多數線形疏離的裂片;托葉兩枚, 與葉同形。 聚傘花序腋生, 有花數朵, 通常長於葉;花直立;萼片5, 綠色, 橢圓形, 長約5毫米, 先端鈍而有小凸尖;花冠深紅色(也有白色變種), 高腳碟狀, 長2.5釐米或過之, 管柔弱, 上部稍膨大, 短5裂;雄蕊5;子房4室, 柱頭頭狀。

蒴果, 卵形, 長7~8毫米。 花期春至秋季。

【生境分佈】各地多有栽培。

【功能主治】

①《綱目拾遺》:治耳疔, 痔漏。

②《廣西藥植名錄》:解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2~3錢。 外用:搗汁塗或煎水洗。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