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小兒厭食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文章導讀


目前,很多的兒童都患有厭食症,給家長朋友帶去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小兒厭食症對寶寶的傷害是極大的,嚴重的影響了孩子正常的成長和發育,家長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視,但是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寶寶為什麼會感染該病,他們感到非常的困惑。


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小兒厭食症的發生,我們大家一定要注意,那麼究竟小兒厭食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引起小兒厭食症是臨床上有以下主要原因:

①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各種原因的腹瀉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見的原因。②消化道變態反應及服用易引起噁心、嘔吐的藥物如紅黴素、氯黴素、磺胺類藥物以及氨茶鹼等也可導致厭食。


③全身性疾病如結核病、膠原病、貧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④鋅缺乏和缺乏某些內分泌時,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等。⑤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壓、酸中毒、尿毒癥、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⑥近年來較多增加的維生素A和/或維生素D中毒等。


除以上疾病外,應注意小兒情緒變化可引起厭食。特別是因家長溺愛對小兒進食採取不適當的態度,反而引起神經性厭食。不良的飲食習慣常是厭食的主要原因,高蛋白、高糖的飲食使食欲下降;兩餐之間隨意吃糖果、點心、花生、瓜子等零食,以及吃飯不定時、生活不規律都影響食欲;夏季氣候過熱,濕度過高以及過多的冷飲都影響消化液的分泌,而影響食欲。長期厭食可致營養不良和體質減弱。


小兒厭食症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厭食是兒科經常遇到的主訴。要弄清是否確系厭食。有的家長過分要求小兒進食,有時小兒食量變化較大或偏食,可誤認為厭食。要從病史、體檢和必要的化驗檢查深入瞭解,以除外消化系統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對消化道的影響。詳詢小兒家庭和學校環境,有無影響進食習慣的因素。


臨床上,常有家長自訴小朋友食欲不好,是不是得到“厭食症”呢?其實並不是憑“食欲不振”就診斷為“厭食症”;所謂的厭食症,必須先排除寶寶是否罹患有感冒或內科慢性疾病(例如:長期泄瀉、慢性肝炎、肺結核),如果是因為上述原因,此時的厭食是自然的,等到疾病痊癒後,厭食應該會改善;真正的厭食是指小朋友長時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這種情形一般連續兩個月以上,如此,才符合所謂的“厭食”。


小兒厭食症應該做哪些檢查?

1.胃腸道出血時胃管內抽出咖啡樣物質及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血紅蛋白水準降低;2.血清電解質、血糖、血氣、血漿滲透壓反映機體內環境是否平衡;3.腹脹者肝腎功能、血清心肌酶譜等監測觀察全身各臟器功能損傷程度;4.纖維胃鏡檢查是早期確診應激性潰瘍的主要方法,選擇性血管造影可見造影劑外溢成一團積聚在血管旁而久不消散,X線平片見腹腔內有游離氣體時提示潰瘍穿孔,超聲圖像可有胃壁增厚、粘膜皺襞肥大等。


小兒厭食症的治療

應正確診斷病因和治療原發病。對症治療應著重恢復小兒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醫療法、針灸療法、捏脊療法。在此同時注意改善飲食內容和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並糾正家長對小兒飲食的不正確態度。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小兒厭食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都瞭解了吧,家長朋友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預防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