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膽囊息肉單發性的治療方法

可能有一些朋友會聽說過膽囊息肉單發性這樣的症狀吧, 但是真正瞭解膽囊息肉單發性的人肯定是不多的, 畢竟膽囊息肉單發性並不是一種常見的症狀, 但是由於膽囊息肉單發性的危害性很大, 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多瞭解一些關於膽囊息肉單發性的資訊, 下文我們介紹一下膽囊息肉單發性的治療方法。

手術指征方面頗多爭論。 Moriguchi等報導的8例惡變者中, 7例息肉直徑>10mm, 1例首次B超檢查為5mm, 半年後複查長至10mm。 故多數人主張以直徑≥10mm的PLGs作為手術指征, 對10mm、單個、年齡>60歲者應高度懷疑為膽囊癌, 均應及時手術。 Terzic等的100例PLG手術經驗, 惡性病人73%>60歲, 多數為單個;88%的病變>10mm。 因此, 認為>60歲、有膽石共存、>10mm的單個病變, 即使無症狀也應作膽囊切除。 Yang等制定的手術指征與Chijiiwa相同, 只是將年齡改為>50歲。 Koga認為最重要的指標應為PLG的大小, 因而凡>10mm者均應手術。 Wolper持同樣觀點, 認為>10mm的PLG作預防性膽囊切除是合理的。

Masi等甚至強調任何PLG均有惡性可能, 一經發現均應切除。 Lshikawa等97例切除標本中67例有蒂, 9例(13%)為癌;30例無蒂, 10例(33%)為癌。 無蒂癌最大直徑平均為(14±4)mm, 顯著小於有蒂癌(22±8)mm。 8例無蒂癌已浸潤至肌層外, 其中2例直徑仍≤10mm;2例有蒂癌浸潤至肌層外, 最大直徑均≥30mm。 認為最重要的指標是無蒂而不是大小。 凡發現為無蒂PLG, 即使10mm時施行手術。

鄧紹慶綜合PLG的6個腫瘤高危因素為:單發、>10mm、廣基或蒂粗大、病變增長、年齡>50歲、合併結石。 但也強調對18mm, 即有晚期癌的可能性, 應直接開腹作擴大的膽囊切除, 甚至加作廣泛的淋巴結清掃。

中藥方法:手術切除膽囊後, 機體便失去了膽囊的儲存、濃縮、排泌膽汁和分泌等功能, 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可用護膽調息方進行調理。

在上面的文章裡面我們介紹了一種比較少見的症狀, 那就是膽囊息肉單發性了, 我們知道膽囊息肉單發性會給患者帶來多方面的麻煩, 上文為我們詳細介紹了膽囊息肉單發性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