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讓婆婆待媳婦如親生女的秘訣

婆媳關係一直以來似乎都是難以調和的關係, 仿佛總是“一山難容二虎”。 很多媳婦對待婆婆的方式, 是敬而遠之, 惹不起躲得起。

一、孝敬婆婆是應該的

雖然婆婆沒有養你, 但是她養了你的老公, 所以你既然愛老公, 就要理解兒子對母親的心情, 就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媽媽, 你也有父母, 如果你的老公和你父母頂嘴, 漠視, 你會高興嗎?所以多給婆婆點笑臉, 多陪她聊聊天。 你對他的媽媽好, 他自然也會對你的媽媽好。 在我看來, 書中的主人公麗娟其實是個很悲哀的人物, 她人很好, 但是嘴太不饒人, 據理必爭,

這讓平亞媽聽了不舒服, 平亞也會覺得不夠尊重他的父母。

二、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過分親熱

很早就看過這個對媳婦的忠告了。 雖然你覺得你們習慣了這種溝通方式, 但是老人畢竟是老人, 她們有著傳統的思想, 這就像在外人面前一樣, 和老公過分的親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不尊重, 你說, 這是你的家, 你願意怎樣就怎樣, 這是沒錯, 但是家裡住了老人, 這方面還是應該要注意的。

三、出謀劃策的時候要照顧老公的情緒

遇到涉及到婆家的事情, 尤其是錢的問題, 你總是要給老公出謀劃策的, 但是一定要顧及他的情緒, 講話一定要有技巧, 儘管你心裡一萬個不願意, 也不要直接說出來, 你要委婉的和老公講道理,

讓她知道你願意幫忙而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幫不上忙, 並且要多些安慰的話再出謀劃策。

但是有些錢你是沒有辦法作主的, 譬如公公生病, 你即便不給錢, 人家也一定要到處弄錢給爸爸治病的。 所以既然無法逃掉, 還不如拿錢時乾脆點, 而且表現出很願意得樣子, 由你來交給婆婆, 這樣既討得婆婆歡喜, 老公又滿意, 日後也能多為你考慮。 但是在這裡我要提醒媳婦們:孝敬公婆是應該的, 不孝敬會讓人家笑話, 連帶孝敬什麼七大姑八大姨除非是錢多的不得了。

四、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喚老公

這個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 換個角度想, 如果你的爸媽來家裡住, 你老公不停的使喚你做這做那, 你父母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會以為女兒在家裡很不容易,

過的累。 尤其在中國這種還存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 婆婆看著你沒事指使老公一定會不高興的, 兒子在家做不了主, 居然被一個女人使喚, 誰不會有抵觸情緒呢?離開你婆婆視線後, 你愛怎麼使喚都行, 只是別讓她看見。

五、多關心體貼婆婆的日常生活

無論你是虛心還是假意, 表面的功夫是必須要做到的, 這樣也會讓你丈夫對你另眼相看。 給自己媽媽買東西的時候想著給婆婆也買一個。 多細心觀察她的日常生活, 冷了熱了?想吃什麼了?想做什麼了?抽空滿足一下她的願望。 除非她生病了, 否則她花不了你們幾個錢, 大部分的婆婆愛兒子甚至愛過自己的生命, 她也是希望你們過的幸福,

不會大把花你們錢的, 她年紀大了寂寞, 你一點點的關心會讓她記在心裡的。

六、留點時間聽她嘮叨吧

很多媳婦對待婆婆的方式, 是敬而遠之, 惹不起躲的起。 可是對於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婆媳來說, 躲是絕對躲不起的。 那就乾脆橫下心吧, 沒事哄哄她, 老年人嘛, 都喜歡有人陪她聊天, 有時間的話就聽她說兩句。 她愛嘮叨, 就讓她嘮叨吧, 無非就是兒子的那點事。

講講撫養兒子的不易, 兒子成長的過程, 一邊聽一邊隨聲附和兩句:“媽你真是不容易啊, 一定得好好孝敬您。 ”說點好聽的怕什麼呢?浪費幾句口舌而已。 做到做不到倒是次要的, 說到倒是必須的, 你要讓她覺得, 你和她是一家人, 她有了你, 是多了女兒, 而不是搶了她兒子的女人。

七、醜話說在前頭沒有什麼錯

在你婆婆來到你家之前, 你最好先和老公達成共識。 沒有和婆婆住之前, 很多媳婦都覺得婆婆還是不錯的, 但是住到一起了卻矛盾重重。 首先要知道, 在一起生活矛盾是不可能沒有的, 即便和自己媽媽在一起住有時也會有不高興的時候, 何況是婆婆呢?

但是, 有些原則性的事情, 譬如:你沒有辦法早起, 你沒有辦法天天做家務, 你和老公生活中沒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等等, 請你最好在婆婆來之前先和老公溝通好, 讓他事先把情況和婆婆講一下。 而且如果在一起生活的過程中, 有些事情是你實在無法忍受的, 那請你不要忍受, 讓你的老公和你婆婆講。

八、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在一起生活,

婆婆和媳婦之間總是會有小的摩擦發生的, 偶爾一句不中聽的話, 一件令你不高興的事, 過去了就過去吧, 別總記掛在心裡。 如果自己的媽媽說你, 你一定兩天就忘了。 某種程度上, 婆婆都是有點家長的味道的, 可能有時愛教育一下你, 願意聽就聽兩句, 不願意聽就當作沒聽見, 再大不濟和她辨辨道理。

辨完也就罷了, 和和氣氣還是一家人, 擺冷臉決不是好辦法, 你老公為難不說, 婆婆還認為你不懂事, 你自己呢心裡還生氣, 不是原則性的大事, 都別太斤斤計較。 當然, 我想提醒的是, 能不讓公婆住進來是最好的, 因為很多矛盾都是發生在生活中的小事中, 如果沒有辦法一定要住進來, 那就要做好心裡準備, 不能只從自己的心情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