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脾臟的人能活多久
若是人們的身體當中沒有脾臟是很難存活下來, 因為這是人體當中比較重要得多一個器官組織, 是最大型的免疫器官, 若是缺少這個器官組織就會使得很多的疾病侵入到自己的身體內部引起病毒, 久而久之就會誘發各種各樣的并發癥, 那么就會直接導致人們的身體超負荷, 無法再去正常運行。
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位于左上腹部, 占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 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 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 位于左季肋區后外方肋弓深處, 與9-11肋相對, 長軸與第10肋一致。
膈面與膈肌和左肋膈竇相鄰, 前方有胃, 后方與左腎、左腎上腺毗鄰, 下端與結腸脾溝相鄰, 地柔軟的網狀內皮細胞器官, 成年人的脾長約10cm~12cm, 寬6cm~8cm, 厚3cm~4cm, 重110g~200g, 大致有巴掌那么大, 重200克左右, 由幾條韌帶將其“懸掛”在上腹部。 在正常狀態下一般摸不到脾臟, 如果仰臥或右側臥位能觸摸到脾臟邊緣,
外觀與位置
人體的脾臟位于腹腔左上方, 與第9-11肋相對, 長軸與第10肋一致。 脾可分為光滑隆凸的膈面、和凹陷的臟面兩面。 臟面前上方與胃底相連, 后下方與左腎和左腎上腺相連。 神經、血管自臟面中央的脾門處出入脾臟。
脾臟在活體時為暗紅色, 上緣較銳, 有2-3個切痕, 而下緣則相對鈍厚。 脾質脆而軟, 受暴擊后易破碎。 成人的脾臟重約150-200克。 正常情況下, 脾無法被觸及, 腫大的脾則容易被觸到。
結構
脾由被膜、小梁、白髓、紅髓、邊緣區幾部分組成。
脾臟的被膜較厚, 被膜表面大部分還覆有漿膜。 被膜和脾門的結締組織伸入脾的實質, 形成許多的小梁。 這些小梁互相連接, 形成了脾臟的粗支架。 小梁間的網狀組織結構則形成了脾淋巴組織的細微支架。 被膜和小梁內的平滑肌細胞可以通過舒張或鄒縮調節脾的含血量。
脾臟內的白髓位于脾內小動脈的周圍, 由靠外的含有B細胞和CD4+T細胞的邊帶和內部圍繞血管形成的淋巴鞘兩部分構成。 因為該部分在脾的新鮮切片上呈散布的灰白色小點狀, 故名“白髓”。 另外, 正常人體內含量很少、主要由B細胞構成的脾小結也是白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