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荔枝的功效與作用

荔枝味甘、酸, 性溫。 具有補脾益肝、健腦益智、生滓止嘔之功效。 在我國, 荔枝一直作為一種健腦益智的重要滋補果品而在民間廣泛食用。 古人對它很是推崇, 有“人間仙果料”、“佛果”之美稱。 分析表明, 荔枝含有豐富的葡萄糖, 一般含量多達60%。 此外, 還含有果糖、蔗糖、蛋白質。 蛋白質中含有多量的精氨酸和色氨酸, 尤其是色氨酸是神經介質5一羥色胺的基質, 可直接影響大腦功能。 》》》小橘子大營養 中醫講解養生功效

荔枝健腦, 食用新鮮品和食用幹品其療效基本相同。 鮮荔枝可直接剝皮食用, 而幹品一般多與山藥、蓮子、大棗、粳米一起煲粥食用。

荔枝還可配上雞鴨、飛禽、蔬菜烹炒成各式美味荔枝菜, 如香荔滑雞珠、荔枝悶乳鴿、荔枝田雞片等。 在荔枝產地常將其取汁製成荔枝汁、荔枝汽水等飲料, 也不失為一種方便的食法。 但最好的食法, 還是每日上午和下午空腹時含上3~4片荔枝幹, 緩緩咽其汁液, 對心悸、健忘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荔枝主產于福建、廣東、廣西、臺灣、雲南、海南、四川等地, 品種很多。 作為健腦食物用, 一般以選用糯米糍、橘味、增城掛綠、妃人美等品種為宜, 且要挑選個大、核小、肉厚、質細、味甜、氣香的荔枝。

荔枝性溫, 食後容易產生火熱之證, 故一次食用量不可太多。 平常每次食用以鮮品10個以內或幹品4~5克為宜。 陰虛火旺體質和皮膚病患者不宜服用,

荔枝食多若出現牙齦腫痛、腹脹等症狀時, 可將荔枝殼煎水飲或將幾片檸檬泡茶飲, 能解除病症。

荔枝營養保健功能

①補充能量, 益智補腦。 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 總糖量在70%以上, 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 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 研究證明, 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 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②增強免疫功能。 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 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自古以來, 一直被視為珍貴的補

③降低血糖。 荔枝中含有一種氨基酸, 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適宜。

④消腫解毒, 止血止痛。 荔枝除廣為人知的滋補作用外, 還可用於外科疾病,

如腫瘤、瘰鬁、疔瘡惡腫、外傷出血等病。

⑤止呃逆, 止腹瀉。 荔枝甘溫健脾, 並能降逆, 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泄者的食療佳品。

健康處方

1、治婦女貧血。 荔枝幹、大棗各7枚, 用水煎服, 每日l劑。

2、治婦女血氣刺痛。 荔枝核15克煆燒存性, 與炒香附子30克研為末, 每次服6克, 用鹽湯或米湯送服。

3、治婦女崩漏。 荔枝幹(連殼)30克, 捶破, 用水煎服, 每日1劑。

4、治哮喘。 荔枝幹肉12克, 燉服, 每日2次。 或荔枝樹枝90克, 用水煎後代茶飲, 尤對老年哮喘效果好。

5、治脾虛泄瀉。 荔枝幹肉15克, 大棗3.5枚, 用水煎, 常服。

6、治胃寒腹脹。 鮮荔枝樹根30~60克, 用水煎後加紅糖調服。

7、治腹瀉。 荔枝幹5枚, 粳米30克, 共煮粥食用, 連服3次。

8、治痢疾腹痛。 荔枝核l~2克燒成灰, 用白酒送下。 或荔枝殼、石榴皮、甘草、橡實殼各10克, 搗碎後,

用水煎服。

9、治‘腎虛。 荔枝幹10~15枚, 去殼除核, 加適量粳米燉粥服食, 每日1次, 連食35日。 如加適量山藥、蓮子同燉, 功效更佳。

10、治淋巴結核、疔毒。 荔枝幹7一10枚。 海帶15克, 海藻15克, 以適量黃酒和水煎服, 每日l劑。

11、治呃逆。 荔枝幹7枚, 連殼燒灰研末, 用開水調服。

13、治疝氣腫痛。 荔枝核50粒, 陳皮19克, 硫磺9克, 共研為釧末, 用鹽水打糊為丸如綠豆大小, 每日2次, 每次服J0粒。 或將荔枝核炒黑、炒大茴香等份, 共研為末, 每次服3克, 用溫酒送服。

14、治風火牙痛。 荔枝連殼燒焦, 研成細末, 擦於患齒上。

15、治遺精日久、四肢無力。 荔枝樹根160克, 豬小肚1個, 加適量水, 共燉, 去渣後, 食豬小肚並飲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