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小連翹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Xiǎo Lián Qiáo

【別名】小翹(《唐本草》), 七層蘭、瑞香草(《質問本草》), 奶漿草(《峨嵋藥植》), 大田基、小瞿麥(《南寧市藥物志》), 排草、排香草(《江西民間草藥》), 小對葉草(《四川中藥志》), 小對月草(《重慶草藥》)、小元寶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蘑黃科植物小連翹的全草。 6~8月採收。

【性味】

①《南寧市藥物志》:辛, 平, 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 味苦, 無毒。

【功能主治】

活血, 止血, 調經, 通乳, 消腫, 止痛。 治吐血, 衄血, 子宮出血, 月經不調, 乳汁不通, 癤腫, 跌打損傷, 創傷出血。

①《峨嵋藥植》:葉及花枝:煮肉服, 產婦有發奶之效。

②《現代實用中藥》:止血。 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宮出血等。

又用於刀傷創傷, 作洗滌料。 兼為咽喉之含漱劑、風濕性疾患之濕布劑。 生草打汁外用於創傷、跌打損傷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5~1兩。 外用: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