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佳節該注意哪些健康問題
2019年新春的腳步日益臨近。 春節期間, 人員流動性大幅增加, 家庭、朋友和同學等各種聚會也隨之增多。 如何健康地歡度新春佳節?公眾應該注意哪些健康問題, 就此記者采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
個人多防護
預防感染傳染病
當前, 正值冬春交匯期, 季節性傳染病發病率較高。 專家指出, 我國正處于流感流行的高峰期, 做好流感防護工作必不可少。
“從個人防護的角度來說, 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 還有幾種措施也非常有效。 例如, 養成入戶后和就餐前洗手的習慣;冬天室內外溫差大, 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內通風,
春節期間, 除了流感, 還要注意預防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 這也是冬春季常見的傳染病, 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雷正龍提醒公眾, 諾如病毒是通過飲食接觸傳播的, 春節期間聚餐增多, 建議做好個人衛生、飲食衛生、飲水衛生、環境衛生。
眼下, 公眾還比較關注人感染以H7N9為代表的禽流感。 “這種禽流感一般容易發生在冬春季。 2018年入冬以來, 我國人感染禽流感疫情較為平穩, 報告病例數明顯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但仍有散發病例報告。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指出, 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感染源是接觸染毒的活禽或去過受污染的活禽市場。
我國已經報告H7N9病例的病情多較嚴重。 專家提醒公眾, 盡量避免接觸活禽或活禽市場, 若必須接觸, 應加強個人防護, 如戴口罩、手套, 并盡快用肥皂及水洗手;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 應戴上口罩, 盡快就診, 并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禽類接觸史或是否去過活禽市場。
春節期間, 還有些公眾赴境外旅行。 對此,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提醒, 要重點注意埃博拉病毒病, 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呼吸道傳染病, 霍亂、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 以及登革熱、寨卡病毒病、黃熱病等蚊媒傳染病的風險。
生活有節制
關注慢性常見病
春節期間, 公眾的生活方式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改變。 因為走親訪友, 很多人的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發生改變, 大魚大肉、推杯換盞, 熬夜打牌、聊天和看電視, 加之冬天比較寒冷, 很容易誘發一些冠狀動脈的病變甚至心肌梗死。 “出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保暖, 有心血管等基礎病的公眾更要注意生活節制, 不要暴飲暴食、大吃大喝和熬夜聚會。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提醒公眾, 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對病人來說很危險。
老年人是一個需要特殊關注的群體。 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北京醫院內分泌科專家郭立新說, 老年人平常生活一般比較穩定,
傳統佳節親友們都喜歡聚餐。 “‘每逢佳節胖三斤’, 短期內體重的迅速增加容易加劇胰島素抵抗, 會出現脂肪肝、糖代謝異常, 當然也會出現血壓的進一步升高, 所以老年人要張弛有度、合理膳食、低鹽飲食、保證休息、按時服用既往的藥物, 密切加強監測。 ”郭立新建議, 老年人應盡可能避免到人流多的地方去, 以免本身抵抗力低下增加被感染的可能。
謹慎且從容
提防意外發生
由于天性好動,
對孩子來說, 來自異物的傷害發生概率較高。 例如, 有些孩子小, 不懂得危險, 抓了任何東西都往嘴里放。 “一般來說, 咽下去的東西只要不是刀片、釘子或者有毒的東西, 通常沒有什么危險, 隨著大便就可以排出來, 所以這種情況不用特別緊張。 ”高恒妙說。
不過, 高恒妙也強調, 嗆到氣管的東西比較危險。 “如果東西較小,
另外, 進入喉嚨的異物也比較危險, 需要提請家長注意。 比如孩子吃葡萄、果凍的時候一下子卡到喉嚨, 容易發生突然窒息, 這種情況現場搶救非常重要。 “如果是一歲以下的孩子, 家長坐下把孩子的軀干放到自己胳膊上, 頭低、屁股高, 用另一只手用力拍后背肩胛區, 用力越猛越大, 東西出來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 家長可以從后面緊緊抱住孩子, 讓孩子臉朝前, 一只手握拳放到孩子的胸口下面, 另一只手攥緊拳頭用力猛壓, 憑借胃部和肺部的氣體往上沖,把東西沖出來。如果異物還沒出來,千萬別下手到嘴里摳異物,只能越捅越緊。可以接著按照原來的方法做,盡量把異物排出。”高恒妙支招道。
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為確保公眾過一個平安、健康的春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根據要求充實醫護力量,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尤其對兒科、心血管科、老年病、消化科、呼吸科、急診科等重點科室,優化診療服務流程,縮短患者等候時間,全力保障節日期間的醫療服務需求。
同時,郭燕紅也特別提醒公眾,要關心、愛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尤其是身邊的老年人、兒童和有基礎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規律作息,降低心腦血管、消化道、呼吸道、內分泌系統等相關疾病風險,減少意外傷害。”
(本報記者 金振婭) 憑借胃部和肺部的氣體往上沖,把東西沖出來。如果異物還沒出來,千萬別下手到嘴里摳異物,只能越捅越緊。可以接著按照原來的方法做,盡量把異物排出。”高恒妙支招道。
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為確保公眾過一個平安、健康的春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根據要求充實醫護力量,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尤其對兒科、心血管科、老年病、消化科、呼吸科、急診科等重點科室,優化診療服務流程,縮短患者等候時間,全力保障節日期間的醫療服務需求。
同時,郭燕紅也特別提醒公眾,要關心、愛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尤其是身邊的老年人、兒童和有基礎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規律作息,降低心腦血管、消化道、呼吸道、內分泌系統等相關疾病風險,減少意外傷害。”
(本報記者 金振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