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大麻藥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Dà Má Yào

【別名】麻裡麻、麻三段、豆葉百步還陽(《雲南中草藥》), 大豆莢、大九莢(《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鐮藊豆的根或葉。

秋季採集。 曬乾。

【原形態】纏繞狀草質藤本, 長約2米。 根粗壯, 圓柱形, 外表褐色, 具縱紋。 莖纖細, 有3棱, 無毛或近無毛。 3出羽狀複葉, 小葉卵圓形, 長3~4釐米, 寬1.5~2.5釐米, 兩面有稀短毛;小托葉線形。 總狀花序腋生, 纖細, 有花1~4朵;萼闊鐘狀, 長3毫米;花冠白色, 長10~32毫米, 旗瓣圓形, 翼瓣倒卵形, 比旗瓣略長, 龍骨瓣內彎, 基部截形;雄蕊2束。 莢果線狀長橢圓形, 稍彎, 長5~6釐米;種子青色, 有紫斑。

【生境分佈】生於曠野灌木從中。 分佈于雲南、廣東等地。

【化學成份】根含三萜皂甙、生物鹼。

【性味】《雲南中草藥》:辛麻, 溫, 有毒。

【功能主治】

鎮痛, 消腫, 止血。 治風濕痛, 跌打損傷, 骨折, 外傷出血, 吐血, 衄血, 便血。

①《雲南中草藥》:止血生肌, 消炎鎮痛, 接骨。

②《文山中草藥》:行血散瘀, 止痛消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3錢(鮮者0.5~1兩);或浸酒。 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附方】

①治風濕痛, 跌打損防:㈠大麻藥根二錢。 泡酒, 分次服。 (《雲南中草藥》)㈡大麻藥鮮根五錢至一兩。 水煎服, 日服二次。 (《雲南中草藥選》)

②治骨折:用三棱針刺破皮膚(開放性骨折不需刺破), 取大麻藥根粉適量, 酒調外敷。 (《雲南中草藥》)

③治外傷出血, 骨折:復位後, 大麻藥鮮葉適量搗爛或乾粉敷患處, 小夾板固定。 (《文山中草藥》)

④治吐血, 咯血, 衄血, 便血:大麻藥(炒炭)一至三錢。 水煎服, 日服二次。 (《文山中草藥》)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