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大葉地耳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à Yè Dì ěr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使君子科植物闊葉風車子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mbritum latifolium BI

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收, 洗淨切片曬乾。

【原形態】闊葉風車子CombretumlatifliumB1.大藤本,

長可達30m。 小枝被鱗片, 通常無毛, 間或帶紅色, 節部膨大。 葉對生;葉柄長1.5-2.5cm;葉片革質, 闊橢圓形或橢圓形, 長7-15cm, 稀達18(-20)cm, 寬5-8cm, 稀達13cm, 先端鈍或短漸尖, 基部鈍圓, 兩面無毛, 幼時被稀疏而明顯鱗片, 老熟時密被極細鱗片, 但個別鱗片不明顯, 側脈6-8對, 脈腋有小窩穴, 但無毛, 中肋側脈在背面突出, 網脈較疏, 兩面可見。 總狀花序腋生或組成頂生圓錐花序, 密被絨毛狀微柔毛;花緣白色至黃綠色, 極香, 極多;苞片極小, 早落;萼管漏斗狀, 後呈鐘狀, 外面密佈極短的絨毛狀微柔毛和微小黃色的鱗片, 內有一短毛環, 毛長不超過萼齒, 萼齒4, 三角形, 花時向外反折;花瓣4, 長圓狀倒卵形, 頂端內凹, 基部具短爪, 與萼齒等長;雄蕊8枚, 長約8mm;子房略具4棱,
基部漸狹成柄, 花柱粗壯, 無鱗片, 長9mm, 棒狀, 頂端最寬;胚珠通常2顆。 果圓形或倒卵形, 頂端微凹, 長與寬相等, 2.5-3cm, 具4翅, 光亮而有脈紋, 淺黃色至淺棕色, 無鱗片, 被稀少的短毛;果柄長58mm。 花期1-4月, 果期6-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40-1000m的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雲南南部。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止痛止瀉。 主跌打損傷;腹痛;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