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一個家族竟有10人得青光眼 致盲率高達8%

□通訊員 謝瞻 吳倪娜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王春霞

世界青光眼周是由世界青光眼聯合會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一項全球性行動, 旨在提高公眾對青光眼的知曉率。 2018年的3月11日到17日是第11個“世界青光眼周”,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青光眼學組將今年的主題定為:“早查監控, 守護光明。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孫紅副主任醫師呼籲, 要重視青光眼, 對青光眼要做到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終身監控, 才能守護光明。

一家族竟有10人罹患青光眼

王女士(化名)今年31歲, 是一名幼稚園老師。

王女士14歲時被診斷青光眼, 右眼已經眼球萎縮視力喪失, 左眼雖然接受了抗青光眼手術但沒有好好定期複查, 目前只能看清楚手指在眼前晃動。

上帝似乎和她開了一個更為殘酷的玩笑, 王女士8歲的兒子小喻(化名)和7歲的女兒小怡(化名)在2016年先後出現了明顯的眼脹和視力下降, 雙雙被診斷為“青光眼”, 均接受了雙眼青光眼小梁切除術, 但大約1年後, 兩位患兒的眼壓再次升高, 藥物不能控制。

兩周前, 王女士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了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孫紅副主任醫師處就診。 專家追問病史後發現, 孩子的舅舅, 外婆等親屬均有青光眼病史, 一個家族裡竟高達10人罹患青光眼!

孫紅副主任醫師為兩位患兒施行了最新的全周小梁切開聯合小梁切除術,

手術非常成功。 由於患兒家境非常貧困, 眼科主任劉慶淮教授為孩子們申請了基金救助, 手術費用全免, 眼科、手術室和麻醉科亦給予了患兒們極大的照顧。 昨天上午, 兩位小患兒病情穩定順利出院, 出院時術眼眼壓均維持在10mmHg左右。

近7成患者就診時

病情已到中晚期

“很多人對於青光眼都很陌生。 青光眼是因為病理性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導致了視神經的萎縮, 從而引起視力下降和視野缺損, 嚴重的可以引起失明。 這種視神經萎縮是永久性不可逆轉的, 所以青光眼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孫紅介紹。

專家介紹, 青光眼的致盲率高達8%, 是全世界第二位致盲性眼病, 病因未知,

有遺傳傾向。 202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預計可達8000萬, 而中國患者為2200萬, 占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

我國青光眼患病率約為2%, 致盲率為22.7%, 占失明總人數的8.8%。 在我國城市和農村40歲以上人群中, 約有920萬人患青光眼, 其中55%至少單眼失明, 18.1%雙眼失明。 “相關資料顯示國內大約三分之二的青光眼患者初診時已處於疾病的中晚期, 大約50%的青光眼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 ”

專家提醒, 青光眼具有隱匿性, 有的患者有眼痛眼脹的症狀, 有的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這樣更加不容易被發現。 所以孫紅副主任醫師建議廣大市民, 40歲之前, 每兩年要進行眼睛的體檢, 包括眼壓測量和眼底檢查, 40歲以後, 每年做一次眼科檢查, 爭取做到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史、甲亢病史、近視600度以上或遠視500度以上者, 如有眼脹、頭疼、視物模糊甚至視野、視力變化的, 應自覺及時地去專業機構檢查, 排除青光眼可能。

專家特別指出, 青光眼是終身性疾病, 不管是採用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都必須要終身監控、定期檢查, 做到每月測一次眼壓、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全面的視神經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