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重度貧血的原因
貧血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 特別是對于一些營養不良的人來說最容易造成貧血, 貧血一般分為缺鐵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這兩種貧血治療手段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經過外傷大病手術之后也可能會引起貧血的現象出現, 那么突然重度貧血的原因是什么呢?
急性貧血病因:
1、各種外傷及外科手術時的出血。
2、食道或胃底靜脈破裂、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
3、宮外孕、前置胎盤或分娩時的各種婦產科大出血。
4、內臟特別是脾、肝等臟器破裂時的出血。
5、大量肺或支氣管咯血。
6、炎癥、腫瘤等侵蝕血管壁引起的突然大出血。
7、各種止血機制有缺陷的疾病, 特別是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血小板功能障礙時的出血等。
急性貧血檢查診斷:
一、診斷方法:
1、仔細詢問相關病史, 收集相關臨床資料。
2、密切對患者進行檢查,
3、馬上急性血常規檢查, 將檢查結果與正常值進行對比, 發現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遠低于正常值可初步診斷為急性貧血。
二、急性貧血癥狀需要和下面的癥狀相互鑒別:
1、急性失血
大多數健康人短時間失血量在500ml以下時, 很少引起癥狀。
如失血量達1000ml, 稍事活動后會有輕微的心血管癥狀。 個別人可能出現血管迷走神經反應, 表現為頭暈、乏力、出汗、惡心、心律緩慢及血壓下降或短暫的昏厥。
失血量達1500~2000ml時, 出現口渴、惡心、氣促、頭暈明顯甚至短暫的意識喪失, 測血壓、中心靜脈壓及心輸出量均會降低, 尿量減少。
若失血量達2500ml, 可以產生休克或甚至死亡。 病人如有慢性疾病、感染、營養不良或本來就有貧血, 失血量較上述為少時, 也可導致休克或死亡。
急性大量失血除外傷情況所致外, 應首先考慮消化道疾患, 如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癌,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 肝癌破裂或腸傷寒出血;其次是婦科疾患, 如宮外妊娠、前置胎盤等;或血液疾病,
2、急性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是指在短時期內紅細胞大量破壞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貧血。 貧血的程度有時很嚴重。 除貧血造成的組織器官缺氧外, 大量紅細胞破壞形成的碎片可導致心、肺及腎筀等臟器的損害, 凝血機制障礙和抗體抗原反應, 嚴重者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