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醫院排出夏季疾病排行榜

近些天來杭州的最高氣溫都維持在35℃以上, 酷暑讓中暑、空調病、腸炎等暑熱疾病處於高發狀態。 7月6日, 市二醫院的醫生給記者統計了一份各個科室的疾病“冠軍排名榜”, 同時開出健康處方, 希望大家不要“湊熱鬧”。

急診室“冠軍”:中暑

忙碌了一天的陳阿姨在鄰居家打麻將, 幾個人擠在狹小的客廳裡, 只有一台小電風扇呼呼地吹著, 突然陳阿姨感到胸悶, 頭昏眼花, 心慌出汗, 被急送至醫院急診室, 經醫生確診為輕度中暑。 據悉, 每天醫院急診室都要收治六七位這樣的中暑病人, 輸液室已經人滿為患。

健康處方

開方專家:急診室湯凱主任

最近杭州持續高溫, 體內多餘的熱量難以散發, 越積越多, 以致體溫調節中樞無力調控, 就會發生中暑。 在烈日下長時間曝曬或長途跋涉, 在高溫車間裡勞動, 在悶熱的公共場所內都容易發生中暑。 高溫期間市民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在烈日下行走, 平時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要多注意休息。 輕度中暑病人要轉入陰涼的地方, 飲用含食鹽的清涼飲料, 還可在額頭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 或內服藿香正氣水、人丹、十滴水等。 如果症狀嚴重要及時送醫院就治。

消化科“冠軍”:腸炎

除了中暑, 腹瀉病人也特別多, 都是因為在炎熱的夏日裡暴飲暴食冷飲, 食用冰箱裡的不潔水果、飯菜而導致了胃腸道疾病。

健康處方

開方專家:急診室湯凱主任

對冰箱性胃腸炎不可掉以輕心。 放入冰箱內的水果貯存以不超過兩天為宜。 從冰箱取出的各種飲料最好放在常溫下半小時後再慢慢少量飲用。 老年人、小兒及胃病患者, 少吃或不吃冰鎮食品。

耳鼻喉科“冠軍”:過敏性鼻炎

在醫院耳鼻喉科, 經常聽到病人這樣自訴:“空調一開, 就天天‘感冒’, 尤其是早晨起床時特別嚴重。 ”其實這並不是感冒, 而是過敏性鼻炎。 高溫以來, 市二醫院耳鼻喉科每天都要接待很多過敏性鼻炎的病人。

健康處方

開方專家:耳鼻喉科蔣建華主任

最近杭州持續高溫, 不少市民開始使用空調, 但並沒有及時清洗濾塵網, 這就讓附著在濾塵網上的灰塵和塵蟎隨著涼風在室內彌漫,

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發病。 所以, 大家使用空調前應及時清洗空調濾塵網, 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應控制在5℃之內, 室內空調溫度最好在26℃至28℃, 這樣的溫差可以避免鼻黏膜受到刺激, 減少黏膜反應。

兒科“冠軍”:上呼吸道感染

在市二醫院兒科病房裡, 整個兒科輸液室已經“座無虛席”, 等待區坐滿了患兒和家長, 這裡大多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

健康處方

開方專家:兒科李珊主任

連日高溫, 小孩的機體調節能力差, 很容易患病。 一些父母不注意, 長時間把空調調在低於25℃甚至更低的溫度上, 造成室內外溫差較大, 孩子很容易感冒發燒。 所以空調的溫度不能調得太低, 最好在25—29℃之間, 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超過5℃。

要經常開窗通風;睡覺時電風扇不要直接對著孩子吹。 如果孩子有輕度中暑情況, 最好通過淋浴的方法為孩子降溫, 同時給孩子多喝水, 一旦發現孩子迷迷糊糊, 體溫上升, 要及時送孩子到醫院治療。

心血管內科“冠軍”:腦出血

6日上午, 70多歲的張大媽被送進醫院時, 已半身偏癱。 家屬告訴記者, 這兩天持續高溫, 老人感覺頭暈、沒精神, 一開始家人也沒在意, 沒想到早上老人晨練回來, 剛坐下來就突然半身不能動了。

健康處方

開方專家:陳玉林主任

氣溫升高後, 人容易出汗, 失水較多, 血液黏度增高, 血液流速加快, 血管壁脆弱的病人容易得腦出血。 高溫天出汗多, 老年人常處於輕度脫水狀態, 所以, 老年人每天應保持飲水1000毫升左右,

汗多還應隨時多飲。 如能在半夜或清晨適量飲水, 效果就更好了。 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 最好不使用空調, 以手搖扇取涼為好。 老年人應儘量減少進出空調房間次數, 避免一冷一熱對人體血管尤其是腦部血管反復舒縮而發生意外。 如果平時患有高血壓等疾病, 一定要堅持按規定服藥。

呼吸科“冠軍”:哮喘

65歲的金大爺患慢性支氣管炎已經很多年了, 平時都控制得很好。 前幾天, 杭州氣溫持續走高, 家裡便開了空調, 沒想到, 金大爺經常在空調房裡進進出出, 竟一下子感覺胸口悶, 喘不過氣來。

健康處方

開方專家:呼吸科呂群主任

近日因為室內和室外的溫差比較大, 由此引發的老哮喘、老慢支病人復發的少說也有十幾例。

在這裡要提醒廣大哮喘患者:高溫天氣裡, 空氣悶熱, 有哮喘病史和老慢支的病人, 往往會感到喘不過氣來。 而這類病人一旦再頻繁進出空調房, 受冷空氣的突然刺激, 更極易著涼, 誘致多年老病復發。 因此家人要引起重視, 儘量少開空調。 平時要注意多吃維生素多的水果和蛋白質高的食物, 盡可能地參加一些體育鍛煉, 增強肌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