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蛇含石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Shé Hán Shí

【別名】蛇黃

【來源】為褐鐵礦的結核。 除去泥土。

【性狀】略呈圓球形或不規則的長圓形, 大小不一, 直徑約0.7~3釐米。 黃棕色或深棕色, 表面粗糙, 凹凸不平, 外被一層粉狀物。 質堅硬, 不易砸碎, 斷面黃白色, 有金屬光澤, 與自然銅相似, 有的斷面中央呈黃白色, 有金屬光澤(黃鐵礦), 邊緣呈暗棕色或深黃棕色, 最外層則為黃棕色, 粉質(褐鐵礦)。 氣微, 味淡。

【性味】甘, 寒。

【功能主治】鎮驚, 止痛。 用於驚風, 癲癇, 骨節酸痛。

【用法用量】1~3錢。

【備註】(1)少數地區將無名異(土子)偽充蛇含石, 二者外洗雖相似, 但蛇含石質重, 不易砸碎, 而無名異較輕,

質脆, 易砸碎, 二者不應混淆。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