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肝腹水的中醫療法有哪些

很多患有肝腹水的患者家屬可能真是有病亂投醫, 不管什麼方法都想常識, 肝腹水中醫治療還是有一定的療效的, 所以在積極治療肝腹水的同時及時瞭解中藥療法是緩解病情最好的方式, 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幾種治療肝腹水的治療方。

治療方法:

具體治法:

①濕熱蘊結型:症見黃疸, 口苦, 納呆, 煩熱口渴, 腹飽脹, 腹大堅滿, 脘痞噁心, 小便黃赤, 短少, 大小便秘結, 舌紅苔黃糙, 脈弦數。 擬清熱火, 以攻下逐水飲。 藥用茵陳湯合四苓散加減, 並配用逐水丸。

加減:熱毒熾盛者加大青葉, 虎杖, 公英;大腹脹滿者加枳實, 沉香, 萊菔子;小便不利者加商陸、陣葫蘆。 逐水丸(制甘逐3份, 黑白二醜, 大黃, 檳榔各9份, 研磨泛水為丸, 吞服6~9g;血瘀者加鱉甲, 桃仁)。

②肝腹水中醫療法?肝鬱血瘀型:症見有協下疼痛, 腹脹乏力, 齒衄鼻衄, 口苦納呆, 腹大堅滿, 腹壁青筋暴露, 便血, 小便不利。

可見蜘蛛痣, 肝掌, 舌有瘀斑, 脈細澀。 擬用活血化淤, 行氣逐水法。

藥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另服逐水丸, 加減:協下癓塊, 刺痛者加丹參、莪術、三七、地鱉蟲;小便不利者加豬苓、澤瀉、商陸;形體消瘦, 氣短乏力者加太子參、黃芪、焦術。

③脾腎陽虛型:症見腹大脹滿, 納呆少, 精神疲乏, 面色萎黃不澤, 形寒肢冷, 小便清, 量短少, 舌質淡紫, 脈沉細。 擬健脾溫腎、化氣行水法。 藥用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上述就是專家為大家介紹的肝腹水中醫療法, 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瞭解, 當然我們給大家提供的方子也都是根據病人的自身條件提供, 在使用方子前必須經過專業醫生給大家逐一添減藥物, 希望能夠真正幫助患者減緩病情,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