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腹水的治療方法介紹

誘發腹水的病因有哪些呢?從醫學角度上來, 腹水可分為三大類:漏出性腹水、滲出性腹水和血性腹水。 一般可根據患者出現的不同症狀, 確診為不同的腹水疾病, 從而採取相應的有效治療方法。 那麼, 為了幫助讓更多的腹水患者瞭解此病, 現在就提出幾種有效治療腹水的方法。

正常狀態下, 人體腹腔內有少量液體(一般少於200ml), 對腸道蠕動起潤滑作用。 任何病理狀態下導致腹腔內液體量增加, 超過200ml時, 稱為腹水(ascites)。

發病原因

腹水是多種疾病的表現, 根據其性狀、特點, 通常分為漏出性、滲出性和血性三大類。 漏出性腹水常見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靜脈阻塞性、腎源性、營養缺乏性、乳糜性等;滲出性腹水常見原因有: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繼發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水), 結核性腹膜炎, 胰源性、膽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血性腹水常見原因有:急性門靜脈血栓形成、肝細胞癌結節破裂、急性亞大塊肝壞死、肝外傷性破裂、肝動脈瘤破裂、宮外孕等。

由於引起腹水的病因甚多, 無論是腹水呈漏出性還是滲出性, 均可因多種疾病而引起, 因此, 遇腹水患者時, 應儘快地確定其腹水的性質, 繼而再積極尋找病因。 只有針對病因治療, 腹水才可能減少或消失;如果在病因尚未明確, 為了減輕大量腹水引起的症狀(包括腹脹、呼吸受限等)可進行必要的對症治療。 此外, 像晚期肝硬化、肝功能嚴重受損、結締組織病等所致的腹水, 雖然針對病因進行了治療, 但其腹水常不能完全消退, 有時甚至成為頑固性腹水, 這種情況下, 也僅能進行綜合性治療。 一般而言, 腹水的治療可採取以下措施。

1.限制水、鈉的攝入 腹水患者, 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者, 應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量, 其次是水的攝入量;飲食上宜進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飲食;低鹽飲食也適用於所有的漏出性或滲出性腹水患者, 目的是盡可能多的將體內多餘的水經腎臟排出體外。

2.應用利尿藥 為了加速水分從腎臟的排出, 可選擇使用利尿藥。 一般情況下, 應聯合使用保鉀和排鉀利尿藥, 或者聯合使用作用於腎臟不同部位的利尿藥, 以達到最佳的利尿效果, 而又不發生電解質紊亂(尤其是防止出現血清鉀離子的增高或降低)。 利尿藥的種類與劑量應遵循因人而異、因腹水多少而異及因原發病而異的原則, 一般而言, 腹水可經腹膜回吸收入血液中,

再經腎臟排出體外, 但腹膜每天回吸收入血液中的腹水量有一定的極限, 因此, 並非利尿藥的用量愈大, 腹水減少愈明顯。 為此, 利尿藥的用量應根據不同疾病而定, 並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大用量。

3.補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 如腹水主要是因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所致者, 除多進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外, 還應適當靜脈補充白蛋白, 以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輸注白蛋白後, 利尿藥的利尿作用可更好發揮, 尿量會明顯增加。 近年來有研究發現, 如系肝病低蛋白血症所致腹水者, 可採用重組人生長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recombinant;Somatropin)治療, 其機制是該藥可促進肝細胞對蛋白質的合成, 以提高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4.放腹水治療 當大量腹水影響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脹症狀重而難以忍受時,

可採取放腹水治療, 以減輕症狀。 每次抽取腹水量以1000~3000ml為宜;抽完腹水後可向腹腔內注射多巴胺20mg, 可增強利尿效果。 由於大量多次放腹水可導致蛋白質與電解質的丟失, 腹水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加, 故應避免。

5.腹水濃縮回輸、腹水頸靜脈回流或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如腹水系失代償期肝硬化、門靜脈高壓、低蛋白血症所致, 可採用腹水濃縮回輸法治療, 即將腹水超濾後將腹水中的蛋白質、電解質等物質經頸靜脈回輸入體內。 腹水頸靜脈回流術是將矽膠管從腹腔內沿腹壁、胸壁下插入到頸靜脈內, 使腹水引流入頸靜脈內。 TIPS方法對降低門靜脈壓力、消退腹水有較好的作用,

但有發生不可逆的肝性腦病併發症, 因此, 近年來已較少採用。

6.應用血管擴張藥 當腹水為漏出液且量大而利尿效果欠佳時, 為改善腎臟的血流供應, 可適當應用血管擴張藥, 例如靜脈滴注川芎嗪每天100~150mg或多巴胺20~40mg有利於增強利尿效果。

這裡所介紹的就是腹水的治療方法, 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接受專業的治療;同時在日常的飲食上也要特別注意, 建議患者要嚴格限制水、鈉的攝入, 多進食高蛋白、維生素C等食物, 少吃鹽, 多吃水果蔬菜。 一旦發現任何異常, 要及時向醫生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