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養生佳品-大棗的功效

文章導讀

大棗, 有益氣, 養血, 安神的作用,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經常食用, 可改善氣色, 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養生佳品-大棗。

大棗在我國食用已有3 000多年的歷史。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大棗列為上品。 大棗之所以為“五果之王”, 是因為它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大棗在我國食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大棗列為上品。 大棗之所以為“五果之王”, 是因為它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 富含蘋果酸和酒石酸等有機酸, 維生素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等, 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尤以碳水化物和維生素C含量高。 在鮮棗中含糖達20%~36%, 幹棗則高達50%~80%。 每百克鮮棗中含維生素C380~600毫克, 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 因此, 被稱為“鮮活維生素C丸”。 大棗除富含維生素C以外, 還含有山楂酸和二磷酸腺苷。

前者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後者則具有調節細胞分裂的功能。 二者協同作用, 可增強免疫力, 使異常增生的組織細胞分裂趨向正常。

大棗依加工方法不同, 而有紅棗、黑棗之分。 紅棗是經沸水稍燙後取出曬乾即成。 研究發現, 經常食用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 並有滋養全身細胞的功能, 是一種作用緩和的強壯劑。 黑棗是用高等級的鮮棗經沸水燙過, 再熏焙至棗皮發黑發亮, 棗肉半熟, 乾燥適度為止。 兼有補腎與補血的功效。 來源均相同, 以河南新鄭品質最佳, 山東產量最大。 南棗是大棗的變異品種, 產于浙江金華蘭溪, 以前是貢品, 所以又稱貢棗。 而今多用於食品及補酒藥料, 中醫處方多用, 民間認為補益力最佳。

大棗歷來是益氣、養血、安神的保健佳品, 也是中醫治病的常用之品, 是國家衛生部公佈的藥食兩用的植物性食品。 臨床觀察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眠、貧血等病人, 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中醫常常在處方中將大棗與甘草配伍或以大棗為引子。 在《群芳譜》中有這樣的記載:“十月取大棗, 中破之, 去皮核, 文火反復炙香, 煮湯飲, 健脾開胃甚宜人”。

古方“甘麥大棗湯”, 即是將紅棗與淮小麥、甘草同煎湯, 長期服用對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婦女更年期出汗、心神不定、情緒不易控制等症狀均有調補作用。 民間便方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患時, 也常用大棗200克, 配以茵陳90克共煎, 食棗飲湯, 早晚分服, 可以收到良效。

您知道養生佳品-大棗的好處了嗎,

但是大棗好處雖多, 絕對不可多吃, 否則會產生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