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胃不好,
常常會出現消化不良,
胃痛、胃酸、胃潰瘍等,
醫學上有一個名詞“胃納差”就是根據這些胃病得來的,
胃納差的意思是指食量減少、消化不了太多的食物。
屬於一種嚴重的胃病,
如果有這種胃病,
要做好保暖措施,
因為胃部受涼會有嚴重的影響,
會導致濕氣積累、脾胃虛寒等。
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一、納差(poor appetite),
所謂“納”指“胃納”,“納差”意指食量減少。
在中醫範疇中歸屬於脾胃病,
由多種原因導致。
如傷食引起,
常表現為噯吐酸腐之氣;再如濕阻引起,
常表現為胃脘脹悶、舌苔白膩;此外消化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納差,
中醫稱為脾胃虛弱,
臨床除見到納食減少外,
還伴有食後腹脹、面色萎黃、氣短懶言、大便稀薄等症狀。
治療根據引起納差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
二、1.感受時邪
若因感受風寒之邪,
風寒之邪客胃,
使胃之受納功能受損;或因感受暑熱時邪,
熱邪幹胃,
胃氣受損,
亦可使胃之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特別是感受濕邪,
濕性黏膩,
最易傷害人體脾胃之消化吸收功能,
同時脾主濕而惡濕,
濕多則能郁遏脾陽,
使脾運受損,
胃氣不開則不思飲食。
2.飲食所傷
若生活起居有逆生理,
或過食甘肥厚膩,
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
醇酒甘肥過度,
伐傷脾胃,
使胃氣受傷,
則胃氣不能主腐熟,
納消之能,
則不思飲食。
3.脾胃虛弱
胃氣受損,
則惡聞食臭,
導致納差。
胃中元氣盛,
則能食而不傷,
過時而不饑,
脾胃俱旺,
則能食而肥,
脾胃俱衰,
則不能食而瘦。
4.腎陽虛衰
腎為先天之本,
為人體生命之根,
人體一切動力的源泉,
特別是命門之火,
能化生萬物,
火能生土,
對脾胃消化腐熟食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腎陽虛衰,
則命門之火不能生化脾土,
則可導致脾胃功能虛弱,
而致不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