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肝功能衰竭

文章導讀

肝臟是人體的一個大器官, 這裡的“大”不是指它的體積大, 二是說肝臟的功能大, 對我們人體的作用大, 是別的任何器官所替代不了的。 肝臟主要負責人體的代謝功能, 還能儲存肝糖, 除此之外還可以合成蛋白質、分泌膽汁等。 肝臟是如此重要, 但是現實中還是有好多人不注意對肝臟的保護, 長期下去造成肝功能衰竭 。

所謂的肝功能衰竭其實就是指由於各種原因造成身體的肝臟細胞受到嚴重的傷害, 從而使得身體的各項機能發生紊亂, 嚴重的甚至造成不可恢復的毀壞。 那麼, 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關於肝功能衰竭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吧。

首先說一下肝功能衰竭的臨床表現:

1、肝性腦病, 又稱肝昏迷, 為肝功能衰竭最具有特徵性的表現[1] 。 初期有行為和性格改變, 不能正確回答詢問, 辨向力和計算能力下降, 逐漸發展為興奮或嗜睡,

出現撲擊樣震顫, 腦電圖異常, 終至昏迷。

2、黃疸, 開始見尿色加深, 很快出現皮膚、粘膜及鞏膜的黃染, 並迅速加深。 因肝細胞大塊壞死, 肝臟可迅速縮小, 在叩診時肝濁音界縮小, B型超聲檢查可進一步證實。 患者呼出氣中有一種黴爛的臭味, 即肝臭, 其濃淡與肝細胞壞死的程度一致。

3、出血, 由於肝臟製造凝血因數功能障礙, 內毒素血症啟動凝血系統等因素, 可出現皮膚出血點、瘀斑、嘔血、便血、衄血等。

4、腦水腫、肺水肺, 可能與不適當地大量補液、缺氧等有關, 易造成腦疝、呼吸衰竭。

5、腹水, 門靜脈高壓、血漿白蛋白降低等因素可使30%的患者出現少至中量的腹水。

另外, 肝功能衰竭還可出現繼發感染、肝腎綜合征、休克等嚴重併發症。 慢性肝衰竭發生在慢性活動性肝病的基礎上,

一般有原慢性肝病的各種表現, 可逐漸發生肝功能衰竭。 也可在病程中因某些損肝因素而突然出現肝功能衰竭的徵象。

關於對於肝功能衰竭的治療, 現在醫學上主要的有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兩種方法, 其實最好的還是採用中醫療法, 因為西藥容易使人產生副作用, 而且有時候還不能痊癒, 治標不治本, 中醫療法則相反。 一旦出現肝功能衰竭的症狀要儘早治療, 如果嚴重的患者要及時進行肝臟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