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四五月抑郁誰高發?白領!金領!

金融危機引發失業人群的增加,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年初開始, 就陸續有不少中小企業主求診, 如今受裁員潮波及, 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外企人員的抑郁問題開始冒頭。 接下來的幾個月, 這個群體的病患可能還會增加。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失業后, 過幾個月是抑郁高發期

從遭受打擊發展到心理疾病通常有一個時間差。 廠家去年年底就關閉無數, 按理說企業主都應頂不住了, 卻到今年年初才來求診, 其中的緣由為何?關念紅說:“剛剛關閉工廠時, 企業主多數存有僥幸心理, 覺得可以跟親戚朋友借錢翻身, 結果努力了一段時間, 發現大家的經濟環境都不好, 才逐漸心灰意冷, 情緒低落, 接著出現抑郁癥狀。 ”

被裁的企業高層及外企員工, 也會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 他們有豐富的從業經驗, 有較高的學歷, 都是同輩中的佼佼者。 被裁初期雖感覺無所謂,

接下來發現工作難找, “老本”漸少, 生活負擔日重, 心理問題才漸趨嚴重。

“除了裁員外, 不少公司也在實行降薪和輪休, 這會影響很多人的經濟狀況。 ”關念紅說, “白領和金領是失業問題影響的第一波人群, 六七月是大學畢業的時間, 如果幾個月都找不到工作, 相信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會是下一批心理問題高發的群體。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轉移注意力, 別被抑郁情緒打倒

廣州某房地產公司管理人士, 裁員后半年找不到新工作, 他索性跳出廣州, 到外省尋找新機會, 結果被福建一家房地產公司高薪聘請。 從某外資企業離職的周小姐, 趁經濟不好的這段時間, 每天堅持健身, 補習英語, 把以前自己想了很久但一直沒時間做的事情, 列入了自己每天的日程表。

關念紅說, 人在壓力之下并不是馬上出現心理疾病, 通常都是演變為不能控制時才會來找醫生。 而但凡到醫院就診的病患, 幾乎都需要藥物治療。 與其硬撐到不得不服藥的時候, 不如及早自我調適, 轉移注意力。

比如利用失業或休假的機會重新調整生活規律和作息時間, 并有計劃地做些讓身心更愉悅的運動, 或自學感興趣的東西, 獲得一些新的技能, 又或者和朋友聚聚會, 在傾訴中獲取力量, 都可能讓抑郁情緒遠離。

專家提醒, 如果出現失眠、焦慮情況持續, 甚至開始影響日常生活, 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以排除抑郁癥的可能。 一旦患上抑郁癥, 則需要接受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