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您的身體“酸”了嗎?

及時服用小球藻, 可有效達到體內酸堿平衡 

您的身體“酸”了嗎?

我們常見的富貴病, 很多是由酸性體質引起的。 因此, 專家指出,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據日本學者進行的一項專項調查, 癌症患者很多是酸性體質。 保持體內酸堿平衡對防治疾病、維護健康極為重要。

德國醫學博士漢斯曾做過一個實驗, 對100名癌症患者抽血檢驗PH值, 結果一百名癌症患者的血液完全是酸性的, 也就是說酸性體質的人易患癌症。 癌細胞不是一般的細胞, 它不會因酸性廢物累積而死亡, 反而會為了在酸性環境裡生存, 而引起細胞遺傳基因突變, 並繼續蔓延而成。 即使動手術割除腫瘤, 癌症依然會再度產生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酸性環境依舊存在。 而鹼性體質的人, 因為血液內的淋巴球在鹼性環境中可以消滅癌細胞, 而少患癌症。  

眾所周知, 健康人體液是中性稍偏於弱鹼性的,

PH值為7.37~7.45時人體的細胞生理活性最強, 免疫功能處於最佳狀態。 當各種原因影響了人體酸堿平衡的調節機制時, 就會導致酸堿平衡紊亂。 人體若沒有一個不斷調整、維持酸堿平衡的生理環境, 生命的最基本單位——細胞就無法生存。
醫學研究證實, 人類先天鹼性體質(嬰兒的體質都是鹼性體質)向後天酸性體質的轉化, 是身體患病的主要原因。

酸性體質對人體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酸性物質積聚過多, 不但會影響神經細胞的生理功能, 還會導致心臟功能減退和全身許多臟器的功能紊亂, 以致在上午就顯得疲倦乏力。 如果機體長期處於偏酸狀態, 因酸堿失衡很容易導致或誘發中風、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甚至惡性腫瘤等各種疾病。

那麼, 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酸性體質呢?

1、過多攝食肉類酸性食品, 蔬菜類鹼性食品攝取不足;

2、許多現代人沒有早睡早起的習慣, 日常生活節律紊亂;

3、現代人經常承受較大的環境、工作壓力, 精神和肉體持續緊張勞累, 過大的心理負荷導致生物代謝失衡。

所以, 能否改變酸性體質, 是我們健康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小連結:酸性體質的測定

PH值——在測定酸鹼度時, 使用的是PH值(即H+濃度的負對數值)。 人體能夠維持生命的PH值在7.0~7.8之間。 在化學概念中, PH值7.0為中性, PH值小於7.0為酸性, PH值大於7.0為鹼性, 健康人的PH值維持在7.35~7.45之間。 體液PH值大於7.45時, 稱為堿中毒;體液PH值小於7.35時, 稱為酸中毒。 在現代社會, 酸性體質狀態在成年人之中十分普遍,

而且有擴展到兒童人群的趨勢, 一些兒童也開始出現成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