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理因素對月經的影響

心理因素特別是情緒對月經有重要的影響。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一位婦女每當來月經時, 就在日曆上記個記號, 記錄結果表示,

她的月經是準時而正常。 後來, 由於工作緊張, 有時假日加班加點, 忘了看日曆, 把月經的日期忘掉了, 就會一個月也不來月經。 但是只要發現此事, 不管是月經過了一星期或半個月, 第二天就會來月經。

有位英國的婦產科醫生, 對14中17歲的91名女學生參加一次重要考試時月經變化進行了調查研究。 研究表明, 在臨近考試前的一段時間, 大約有一半人的月經不正常, 大多數人的月經週期延長, 少數人月經縮短, 個別人停止了月經。 考試當天, 學生的情緒處在最緊張的狀態, 竟有36名女生來了月經。

痛經是月經功能不正常的症狀, 表現為月經來前小腹、腰部和骶骨壓迫感的隱痛或酸痛。 心理因素與痛經關係密切。 情緒緊張而不穩定的婦女比情緒穩定的婦女痛經多。

暗示性高的婦女痛經的比例亦大。 怕痛婦女的痛經比例也比較大。

心理因素能促使少女初潮提前。 由於社會發展, 性方面的心理刺激增多, 使少女的初潮普遍提前。 美國、日本、英國等學者對少女初潮進療了調查。 例如1974年與1953年比較, 少女的月經初潮提前了2年左右, 約有80%的少女的月經初潮從14歲提前到11一12歲。

祖國醫學對心理因素與月經的關係早就認識到, 並且從中醫角度形成了理論。 祖國醫學認為引起月經痛的因素很多, 其中七情失調是一個重要因素。 正如陳自明在《婦科良方》中所指出:“七情內傷, 六淫外侵, 飲食失節, 起居失宜, 脾胃虛損, 心火妄動, 則月經不調矣。 ”祖國醫學認為情緒變化能夠引起肝鬱化火,

導致沖任二脈失固, 迫血妄行, 造成月經提前。 情緒變化也可以引起氣機鬱阻, 氣鬱則血滯, 造成月經錯後。 情緒抑鬱、憤怒可以引起肝氣逆亂, 導致血海蓄溢失常而經來無定。 情緒變化能引起血滯, 使沖任二脈不通暢而造成閉經。 情志不舒引起肝氣鬱結, 氣機壅滯, 運行不暢, 形成氣滯, 氣滯則血亦滯, 造成痛經。

現代心理學與現代醫學研究認為, 不同的情緒狀態對月經的影響是不同的。 心情抑鬱或沮喪常常使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 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 月經提前。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 強烈的情緒刺激或持續的不良情緒刺激通過大腦皮層及下丘腦、垂體前葉、卵巢系統對月經發生影響。

例如, 病人行經前情緒焦慮, 通過大腦皮層活動引起丘腦與垂體活動的變化, 使雌激素增高, 黃體酮減少, 導致月經失調。 有人在戰爭中觀察到轟炸後無月經的例子, 並取出片斷的子宮內膜組織檢查, 發現在驚恐期中的子宮週期變化已經停止。

心理因素對月經的影響很大, 因此對於月經病的預防既要注意飲食起居, 講究生理衛生, 也要情志調和, 講究心理衛生, 二者結合起來,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祖國醫學所指出:“則榮血生而經自行, 須慎飲食, 調七情, 保神氣, 庶可得生。 ”

對於主要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月經失調, 對其治療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主, 適當配合藥物治療。 單靠藥物治療, 不消除引起月經不調的消極心理因素是很難奏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