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寶寶得了臍疝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 寶寶的臍疝會隨著年齡逐漸的縮小, 大多數孩子在兩歲左右會出現完全康復, 但是少數孩子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痛, 或造成局部的感染, 這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良好的治療, 治療方法主要是非手術的方法和手術的方法, 在平時調理的過程當中, 要注意寶寶的飲食, 要避免寶寶出現腹脹或者是便秘。

寶寶得了臍疝怎麼辦

如果臍疝較大, 為了加快其癒合, 可取一條寬約4-5釐米的鬆緊帶, 在其中心處用布固定半隻乒乓球, 球的凸面對準臍孔, 使腸子不再突出, 鬆緊帶兩頭用可調節長短的扣子固定, 壓力應保持在既能保證腸子不再突出, 而又不影響呼吸和吃奶為准, 使用後每2-3小時檢查一次, 以防止皮膚擦傷。

值得注意的是, 曾有人主張用錢幣壓迫或繃帶紮緊, 實際上效果並不理想, 因為嬰兒的腹部呈圓形, 繃帶過緊會造成局部皮膚壞死,

所以還是應該用乒乓球壓迫, 這樣既安全效果又好。 除了這些方法, 媽媽們在日常護理方面也要照顧好寶寶:

1、如果寶寶患有臍疝, 應注意儘量減少腹壓增加的機會, 如不要讓寶寶大哭大鬧;

2、調整好寶寶的飲食, 不要發生腹脹或便秘;

3、較小的臍疝,

如直徑小於1.5cm, 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 鑒於嬰兒臍疝很少發生嵌頓, 可先予非手術治療, 用膠布貼敷療法, 即取寬條膠布將腹壁兩側向腹中線拉攏貼敷固定以防疝塊突出, 並使臍部處於無張力狀態, 而臍孔得以逐漸癒合閉鎖。 每週更換膠布1次, 如有膠布皮炎, 可改用腹帶適當加壓包紮。

4、如果寶寶臍疝突出較厲害, 但範圍不大, 可以用一個一元硬幣用布包住縫起來, 然後縫上寬鬆緊帶, 硬幣部分貼在臍部, 整個綁在寶寶身上, 堅持帶就會恢復。 這是我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的。

5、或者你可以去藥房買一個臍疝帶, 那種比較美觀一點。

嬰兒臍疝容易誘發哪些疾病

少數可能發生疝氣嵌頓即疝出的腸管被卡在臍環處此時疝出的腫物變硬有觸痛還納受阻。

最容易與嬰兒臍疝混淆的病:疝氣一般疝氣指的是鼠蹊部的疝氣主要是指鼠蹊部滿管附近某處的肌肉較為虛弱使得附近的小腸受到腹腔壓力影響被擠入鼠蹊管內若發生在男寶寶身上甚至會跑到陰囊內使得患側鼠蹊部和陰囊在外觀上顯得特別腫大。

相異處:鼠蹊部疝氣比臍疝氣更常有腹痛嘔吐等腸胃腸塞的現象。

相同處:需要緊急手術的時機都是當小腸發生絞結或塞的時候此時常有局部觸痛腫脹和顏色異常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