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幾顆黑痣引發的腦轉移瘤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電影《非誠勿擾2》, 當中李香山(孫紅雷飾演)說過一句話“有痣趕緊點”, 印象比較深刻吧, 最後由於未及時治療而遺憾的離開了人世, 他所患的是皮膚的一種惡性腫瘤, 即黑色素瘤。 最近收診了這樣一個病例, 一個7歲的孩子, 胳膊上長了幾顆黑痣, 在其他醫院分批手術拿掉幾個, 後來到我這裡檢查時, 卻發現腦部已經出現多處轉移, 由於種種原因, 最終放棄治療。

那麼, 什麼是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又是怎麼發生腦轉移的呢?

黑色素瘤是指有惡性變化的色素斑痣, 但並非所有的黑色素瘤一定由斑痣惡變而來, 也可以自然發生。 色素痣發展為黑色素瘤的概率比較低, 大概有1%--3%幾率, 創傷、慢性刺激、燒傷、感染、放射等都可能引起斑痣發生惡變。 足跟、頭頸及四肢是其好發部位。 一般小痣如出現逐漸增大, 色素加深, 四周出現炎症反應, 色素向周圍正常皮膚擴散或出現像衛星樣的小黑點,

就應該開始注意有惡變的可能了。 另外, 如斑痣破潰出血, 經常發生感染, 發癢疼痛時, 也應予以重視。

黑色素瘤是一種惡性度較高的腫瘤, 比較少見, 但容易發生轉移。 腦是黑色素瘤比較容易發生轉移的部位,

95%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是腫瘤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播散。 所以, 對腦轉移瘤的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惡性黑色素瘤常為腦內多發性轉移, 多為皮膚的黑色素瘤經血液轉移至顱內。 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一般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而且約7%的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黑色素瘤腦轉移的症狀多不典型, 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 但黑色素瘤患者只要有神經系統症狀出現, 像嘔吐、抽搐、意識障礙等都應該考慮有腦轉移的可能。 黑色素瘤腦轉移常伴有癲癇的發作, 也容易造成腦出血。 黑色素瘤腦轉移的診斷除了上述的臨床表現外, 還可以通過相關影像學檢查如CT、MRI等來確定診斷。 黑色素瘤腦轉移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切除、全腦放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和化療。

第一, 由於黑色素瘤腦轉移常為多發性病灶, 因此不適合進行手術切除, 但是轉移灶若為單發, 手術切除加上全腦的放療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命;

第二, 化療藥物, 福莫司汀、替莫唑胺和沙利度胺是三種在中樞神經系統內滲透性較高的藥物。

以替莫唑胺應用較為廣泛, 而且替莫唑胺對於黑色素瘤腦轉移的患者是一種活性較高、容易耐受的化療藥物。

第三, 全腦放射一般很少單獨應用, 多與其它幾種療法聯合應用。 對於較大的病灶或是多發的病灶, 全腦放射還是不可或缺的。 第四,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局部療法, 聯合全腦放射或單獨應用相對于全腦放射單獨應用更能體現生存優勢, 能更好的控制疾病和延長生存期。

總之, 黑素瘤腦轉移一般通過上述幾種治療方法的聯合治療來使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和最佳的症狀緩解。

最後, 需要告誡大家的是黑色素瘤的惡性程度較高,

容易發生遠處轉移, 預後差, 病死率高。 本文只是通過個案闡述了相關顱內轉移的內容, 但是黑色素瘤還可經過血液轉移到肺、肝、骨等重要器官, 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 積極對相關受累器官進行治療。 因此,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早發現、早治療, 及時到醫院就診, 不要認為不疼不癢, 沒有症狀就不就醫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