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耳朵內流膿

耳朵的健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假如人們忽視了耳朵健康, 有可能會導致耳朵沒有辦法聽得到聲音, 這對於人們的生活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而且也會給人們造成很大的打擊, 關注一下耳朵的健康非常的有必要, 耳朵比較常見的問題可能就是流膿, 耳朵內流膿是怎麼回事呢?

耳朵反復流膿有三種情況:

耳朵長期流膿決不能掉以輕心, 專家稱, 要及時檢查看看耳內有沒有肉芽或膽脂瘤, 尤其是當耳朵流出的膿有臭味時要特別注意, 及時手術, 避免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耳朵反復流膿常常是三種情況, 一種是鼓膜穿孔後沒有長好, 游泳、洗澡、洗頭時, 髒水進入耳朵就容易反復, 但一用藥症狀就會消失;第二種是鼓室乳突裡邊有肉芽、炎症長期存在就會長期有分泌物, 一旦感染就會流膿, 用藥效果不好;當化膿性中耳炎重視不夠就會引起膽脂瘤型中耳炎,

其流出的膿液很臭, 藥物也很難治療。

後兩種情況應及時手術治療, 第一種情況因為一用藥就會好, 也因此最容易被忽視, 時間長了也會演變為後兩種中耳炎, 因此, 專家建議, 化膿性中耳炎最好手術治療, 尤其是膽脂瘤型中耳炎, 應儘快手術。

用藥不堅持, 急性變慢性

急性中耳炎在治療時, 吃一兩天藥, 耳朵疼痛感就會消失, 不少患者就在此時自行停藥了, 專家稱, 其實, 此時僅僅只是通過藥物控制了症狀, 引起感染的細菌還沒有完全殺滅, 停止用藥後, 它們就會長期停留在耳內, 當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 又會引起急性的炎症, 如果反復發生, 就會成為慢性中耳炎。 因此, 急性期吃藥應在症狀消失後, 仍至少堅持3天。

另外, 如果掏耳朵、跳水等不小心導致鼓膜穿孔千萬別拿藥水滴, 千萬別讓耳朵進水, 因為鼓膜這個保護層破損, 藥水會將外耳的髒東西沖入中耳, 加速中耳發生感染。 應注意保持耳朵的乾燥、避免感冒, 吃些消炎藥預防感染。

感冒、鼻塞後擤鼻涕的方式不對;游泳、洗頭耳朵進水;掏耳朵時不小心掏傷耳朵, 這些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活動, 但它卻引起了大部分的中耳炎, 九成中耳炎患者皆因這些小事而患病, 或導致中耳炎的反復, 應注意增強抵抗力, 積極治療鼻炎鼻竇炎、預防感冒,

游泳時戴上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