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怎麼辦

孩子的喜新厭舊有很大的從眾性, 如果孩子看到大多數小朋友都在玩一種玩具, 那麼他也希望自己有那種玩具。 但為什麼有的孩子要去奪去搶別人的東西, 而有的卻沒有呢?這是因為幼兒階段自我中心仍佔據著他們的思維活動, 他們還沒有建立物權的概念, 而且獨生子女教育上的縱容溺愛也導致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就要得到, 而不管是不是可以拿。 這一切都造成了孩子經常會出現搶奪玩具的現象。

為了防止孩子喜新厭舊, 拿別人的玩具, 父母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父母在買玩具的時候,

要考慮:“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尊重孩子的選擇意願。 這樣一方面給孩子自主性選擇的機會, 可防止孩子事後反悔;另一方面讓孩子發表意見也給了孩子自身學習和表達的機會。

玩具玩久了, 孩子難免會失去興趣, 所以父母要動腦筋, 和孩子一起如何用舊玩具玩出新的花樣, 使孩子感到新鮮。 這樣一方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也使孩子發揮了想像力和創造性。

父母可以儘量協助孩子自己動手做玩具或對原有的玩具進行改裝。 製作和改裝的過程一方面使孩子產生了新的興趣,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促進孩子的精細動作與大動作的發展。 例如把奶粉盒子做成小板凳, 把牛奶盒做成各種好玩的小動物等。

為了防止孩子搶奪別人的玩具,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物權”的概念。 如可以在家中給孩子一個角落或一個抽屜放自己的物品, 確立孩子的所有權。 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把自己的物品送給別人, 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權益是有保障的, 需要自己做出決定。 對自己的物品有了物權後他也會考慮別人的物權。 同時, 父母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上一些小的細節、習慣等, 以身作則地養成尊重孩子物權的習慣。 例如, 拿孩子的東西前先要征得他的同意等。

孩子喜歡別人的玩具, 父母也不要粗魯的制止, 可以把這變成讓孩子和他人交往的好機會。 喜歡別的玩具, 可以和別人一起玩或交換著玩, 父母可以指導孩子禮貌地與人交往,

從而實現自己的願望。 父母也不要使用哄騙的方法隨口承諾:“你先把東西還給別人, 以後媽媽再給你買。 ”說完父母也就忘了, 孩子一旦有了上當受騙的感覺, 下次就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