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空青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別錄》:空青, 生益州山谷及越嵩山有銅處, 銅精熏則生空青, 其腹中空。 三月中旬采, 亦無時。

2. 陶弘景:空青, 越嵩屬益州,

今出銅官者, 色最鮮深, 出始興者, 弗如, 益州諸郡無複有, 恐久不采之故也。 涼州西平郡有空青山, 亦甚多。 今空青但圓實如鐵珠, 無空腹者, 皆鑿土石中取之。 又以合丹, 成則化訟為金矣。 諸石藥中惟此最貴, 醫方乃稀用之。

3.《唐本草》:此物出銅處有,

【拼音名】Kōnɡ Qīnɡ

【英文名】Azurite (globular or hollow)

【別名】青油羽、青神羽、楊梅青

【來源】

藥材基源:為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的礦石, 成球形或中空者。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zurite

【原形態】單斜晶系。 晶體短柱狀或板狀。 通常呈粒狀、腎狀、散射狀、土狀等塊體或被覆在其他銅礦之表面, 呈深藍色。 條痕為淺籃色。 光澤呈玻璃狀、金剛石狀或土狀。 半透明至不透明。 斷口呈貝殼狀, 硬度3.5-4。 比重3.7-3.9。 性脆。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成因產狀與綠青(孔雀石)相似。

當溫度增高時, 扁青(藍銅礦)可能變為綠青(孔雀石), 而當乾燥季節, 並在有足夠數量碳酸的條件下, 綠青(孔雀石)可轉變為扁青(藍銅 礦)。 共存有孔雀石、石英、褐鐵礦乃至其他粘土礦物。

資源分佈:產于吉林、遼寧、內蒙古、青海、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為類球狀, 大小不一。 藍色。 表面不平坦。 多數中空。

【化學成份】主含堿式碳酸銅[2CuCO3·Cu(OH)2]。 其中氧化銅(CuO)69.2%, 二氧化碳(CO2)25.6%, 水分(H2O)5.2%,尚含鉛、鋅、銅、鈣、鎂、鈦、鐵、鋁等元素。

【鑒別】

(1)取本品粉末, 加入稀鹽酸, 顯碳酸鹽的各種反應。 詳見綠青條。

(2)本品具銅鹽的各種反應。 詳見綠青條。

(3)X射線衍射分析曲線 5.18(6),5.09(8),4.98(6),3.53(10),2.51(5)。

(4)差熱分析曲線 吸熱390℃(大), 980℃(大);放熱780℃(微), 970℃(微);390℃(微)失重40%。

【性味】甘酸;寒;有小毒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涼肝清熱;明目去翳;活血利竅。

主目赤腫痛;青盲;雀目;翳膜內障;中風口